【ITBEAR】近日,生态环境部揭露一系列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的造假案例,其中涉及五家检验机构通过伪造报告等手段使不合格车辆上路。这些机构采用的违法手段包括篡改报告、检验过程造假以及使用作弊器等。
调查发现,部分检验机构在利益驱使下,利用“假检验”使机动车“假达标”。具体手段包括擅自修改软件参数、改变检验关键条件,甚至“替车代检”。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加剧了环境污染。
为打击此类行为,生态环境部门运用大数据和视频核查等技术手段,深挖造假线索,并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典型案例的公布,不仅展示了监管部门的侦办成果,也彰显了其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此次整治行动中,违法检验机构受到了包括罚款、取消检验资格等在内的严厉处罚。部分情节严重的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这些举措旨在形成对检验机构的长效监管和持续警示,从而推动机动车合规排放,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