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一间特殊实验室内,一项关乎我们日常生活安全的重要测试正在进行。这间名为“10米法半电波暗室”的场地,不仅规模庞大,更承载着对众多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严苛考核。
电磁兼容,一个看似专业的术语,实则与我们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所配备的雷达、摄像头等高精度传感器,使得车辆对电磁环境的要求愈发严格。一旦这些设备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轻则导致数据传输错误,重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王少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与电子研究所的工程师,深知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性。他向记者介绍,每一款新型汽车在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电磁兼容检测。这不仅是对车辆自身辐射电磁波的限制,更是对其抗干扰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
在过去的测试中,曾出现过汽车在强电磁场干扰下,车速突然归零的惊险情况。也有车辆的限速功能在干扰中失效,仪表盘甚至出现错误提示。这些实例都证明了电磁干扰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潜在威胁。
除了外部电磁环境,车内设备如手机、蓝牙手表等也可能成为干扰源。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工程师们会将这些设备放置在车内的不同位置,以模拟真实使用场景下的电磁干扰情况。
冬天开车时常见的静电现象,同样不容忽视。静电放电虽然短暂,但其高电压特性可能对车载电子设备造成损害。为此,实验室也会进行专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确保车辆在遭遇静电放电时仍能保持正常功能。
这一系列严谨的测试流程,不仅是对汽车电磁兼容性的保障,更是对消费者出行安全的负责。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专业机构,为我们筑起一道电磁安全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