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英吉出租车公司面临新能源汽车投保困境,12辆新能源车保险到期后无法找到愿意承保的险企。此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新能源车投保难问题的关注。
据了解,多家保险公司拒绝承保的理由是新能源汽车理赔率过高,导致险企承保即面临亏本风险。这一现状使得不仅出租车公司,还有众多新能源车主在寻求保险保障时遭遇拒保。
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其运营逻辑是追求盈利,避免亏损。因此,在面对高理赔率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时,险企的拒保行为也在情理之中。然而,这种局面对于新能源车的推广和使用无疑构成了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保费似乎是一个直观的方案。通过增加保费收入,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理赔率带来的风险。然而,这一方案并非易事。近年来,关于新能源汽车保费过高的抱怨声不绝于耳。许多车主选择新能源车正是出于节省燃油成本的考虑,若保费大幅上涨,无疑会削弱这一优势。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的商业险平均保费已达4003元,远高于燃油车的2316元。若保费进一步上涨,恐将引发更多车主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保费高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些新能源车制造商在造车经验和零部件经济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车辆在耐用性和维修成本上表现不佳。例如,某些新能源车在轻微碰撞后就需要更换昂贵的总成部件,甚至电池包,这无疑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
湖北王先生和山东滕州郭女士的遭遇就是典型案例。他们的新能源车在轻微磕碰后,电池包受损严重,需要巨额理赔。这种情况在燃油车上几乎不可能发生,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在保险方面的特殊性。
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成熟度和零部件经济性并不现实。因此,在现有条件下,保险公司似乎只能通过提高保费来应对高理赔率带来的挑战。
上海此次的拒保事件或许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的可能性。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来说,做好心理准备并权衡利弊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