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今年第三季度迎来了重大突破,零售销量占比首次超过半数,达到了52.8%。这一趋势被惠誉评级最新报告所确认,并指出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因盈利能力下滑而精简在华燃油车业务,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增长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长期以来,燃油车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局面正在被新能源汽车所打破,尤其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在三季度中,PHEV占新能源汽车交付量的比例高达44%,销量同比激增91%,远超纯电动汽车(BEV)的21%增长率。
在国内市场上,比亚迪继续巩固其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前三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已接近35%。惠誉预测,鉴于比亚迪持续领跑市场的表现,该公司有望在2024年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然而,在出口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一定的挑战。欧盟委员会近期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展开了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加征17.0%至35.3%的关税。尽管短期内这将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出口造成抑制,但惠誉认为,随着本地化生产的推进以及更多专注于经济型电动汽车的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有望恢复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季度乘用车出口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插混车型出口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受拉美、俄罗斯和中东等地需求的推动,插混车型出口量激增237%,目前已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二成以上。这一趋势也影响了企业的出海策略,如蔚来计划在其第三品牌萤火虫项目中推出混合动力车型,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正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受自主品牌强势表现及自身新能源转型不利等因素的影响,多数跨国公司的业绩表现受到拖累。大众、Stellantis等汽车巨头发布盈利预警,指出中国市场需求乏力导致高利润率豪华车型需求放缓。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虽然营收增长,但利润却未能同步提升。
在中国市场上,本土品牌汽车零售销量持续上升,三季度同比增长20%,市场份额扩大至63%。而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汽车的零售销量则分别同比下降16%、22%和27%。面对这一形势,跨国公司亟需调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包括降低销售目标、削减产量以及精简业务等。同时,一些公司也计划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以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