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科技界因一份特殊简历而掀起波澜。简历中,一名年仅16岁的中学生何某自称担任“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正高级负责人”,并声称是多个权威科技学会的会员。
然而,中国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澄清,中国科协旗下并无此工作室,何某与中国科协并无任何关联。这一声明无疑给这份充满疑点的简历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据网友提供的线索,何某的个人资料出现在一个标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网页上。在该页面,何某不仅自称为“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的创始人、负责人和总工程师,还列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
一个名为“荔省青少年科研活动小喇叭”的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关于何某的介绍文章,内容同样令人瞠目。文章中提到,何某不仅完成了气动挤压工程方案设计,还发表了多篇国家级期刊论文,甚至设计了“探索一号”系列运载火箭方案,并参加了多个高级别的航天技术交流会。
然而,这些炫目的成就并未能说服所有人。不少网友在表达惊叹之余,也对何某简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毕竟,一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科研成就,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面对质疑,中国科协办公厅及青少年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从未设立过“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也从未听说过何某这位16岁的“正高级负责人”。这一回应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何某简历真实性的怀疑。
同时,何某在简历中提到的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该校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从未招录过16岁的研究员,这进一步削弱了何某简历的可信度。
至此,这份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神童”简历似乎已沦为一场闹剧。而这场闹剧背后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无疑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