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消费金融公司“甩卖”不良资产,行业如何破局优化资产质量?

   时间:2024-11-21 19:32:56 来源:ITBEAR作者: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简称“消金公司”)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银登中心)密集发布不良贷款转让信息,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11月1日,捷信消费金融(简称“捷信消金”)在银登中心挂出了两期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项目的拍卖公告,涉及本息总额高达7.7亿元。其中,首期资产包的起拍价仅为255万元,相当于原值的0.24折,第二期更是低至0.21折。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不良资产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竟长达2577.49天,超过七年之久,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了热议。

事实上,今年以来,消金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明显加快。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在10月份连续发布了四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本金总额超过21亿元,折扣比率基本都在1折以下,平均逾期天数也超过了622天。而另一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更是发布了高达60期的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总额超过90亿元。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消金公司通过批量转让方式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已经远超去年全年。

从转让情况来看,近期消金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处置频率明显加快,二是转让规模较大,三是折扣力度空前。有媒体统计显示,截至10月中旬,已有13家消金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超过100期的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接近200亿元。多家机构的转让折扣都在1折以下,被业内戏称为“清仓大促销”。

消金公司加速处置不良资产,背后折射出的是消金行业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不良率不断攀升的现状。业内人士指出,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不良资产规模上升、今年消金公司不良率攀升,是消金公司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而不良率上升的背后,又与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行业贷款准入门槛放宽、机构风控能力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某头部消金机构为例,从2020年末到2023年末,该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9.44亿元、27.92亿元、37.25亿元和44.65亿元,不良率也依次从1.78%攀升至2.46%。不良率上升已成为近年来消金行业的普遍现象,其他头部机构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这主要是受到当前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影响,消费金融深植于消费场景,受国内消费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国内信贷政策的放松进一步降低了消费信贷的门槛,导致消金公司的风险增加。

在不良率上升和贷后管理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消金行业的竞争却日益激烈。消费信贷市场的利率不断下降,利润空间收窄,一些机构为了追求规模增长而忽视了风险控制,进一步加剧了不良资产的增加。消金公司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贷后与逾期风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获客增长的压力。在当前环境下,这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消金公司需要在获客增长与风控稳健之间找到平衡点。

然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可能会加剧市场对消费金融资产质量的担忧。不良率攀升、资产质量下降,最终会对消金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024年上半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其中长银五八消金净利润下滑65%,锦程消金下滑48%,阳光消金下滑48%。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不良贷款率上升导致拨备增加,进而侵蚀了利润。

面对不良资产问题,消金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除了加速转让不良资产外,各家消金公司还在严控新增不良、提升准入门槛、加强自营催收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例如,某头部消金公司负责人提出了完善数字征信体系、加速落地线上金融商事调解中心、加大互联网法院区域布局等建议。另一家消金公司则通过融合人工与智能风控手段,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一方面严格落实贷前调查原则,另一方面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平台提高审批效率和准确性。

中邮消金也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不良资产问题。2024年上半年,中邮消金完成了针对较优质客群的业务模式、产品要素和风控政策设计,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压降风险。通过资产结构调整和资产质量保卫战等工作的加快推进,中邮消金实现了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和业务规模增长的双重目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