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云南的偏远山区到世界的繁华都市,一首诗的距离,或许并不遥远。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一首名为《黑夜》的诗作连续一周滚动播放,而它的作者,竟是一位不到20岁的云南姑娘,名叫李玲。
李玲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的漭水镇,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镇。她坦言,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但诗歌给了她前所未有的鼓励与支持,成为了她心灵的港湾。李玲的故事,只是漭水镇“小诗人”群体中的一个缩影。
同样来自漭水镇的王春琳,也曾在诗歌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力量。她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叶嘉莹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首映式,这次经历让她眼界大开,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她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去看更大的世界。
在漭水镇,诗歌教育已经开展了8年多。这里的孩子们,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日常生活,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中秋节前夕,漭水镇中心学校六(3)班的孩子们,在杨德丽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田野,开启了秋季学期的第一堂诗歌课。
课堂上,孩子们以中秋为主题,写下了一封封寄托思念的信,他们希望月亮能将这些信送到思念的人手中。祁慧萍写下了对爸爸妈妈团圆的期待,李茗茜倾诉了对奶奶的思念,于红怡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期待。这些未经雕琢的诗句,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回忆起第一次上诗歌课的情景,孩子们依然兴奋不已。他们在大树下、小花园里、甚至在雨中,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2016年秋天的一堂书法课上,支教老师康瑜引导孩子们就着雨景写诗,那节课几乎每个孩子都写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首诗。
随着孩子们对诗歌的兴趣日益浓厚,漭水镇中心学校和漭水初级中学开始在日常课程中加入诗歌教学。他们根据季节变换设置了“春光、夏影、秋日、冬阳”四个主题的诗歌课,上课地点也不固定,操场、树下、稻田边……都成了孩子们的“教室”。
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诗歌成了他们情感表达的渠道。甘文海在诗中写下了对大海的向往,那其实是对父母陪伴的渴望。王春琳通过诗歌变得开朗自信,王星露则发现了诗歌这种温柔的表达方式。瞿鑫磊在诗歌中找到了短暂的逃离,变回无忧无虑的自己。
老师们也发现了诗歌的魔力。杨德丽说,诗歌课让孩子们更积极、更阳光了。张子兰则通过诗歌与学生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她分享了学生们的诗句,那些关于孤独、母亲、未来和路的思考,都让人动容。
诗歌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和快乐,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漭水镇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甚至在保山市的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英语学科更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四年级的英语学科评估拿到了全市第一名。
小小的诗歌,为漭水镇的孩子们搭建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他们通过诗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漭水小诗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们的诗歌,正像翅膀一样,带着他们飞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