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近日在深圳盛大开幕,此届大会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空间站应用发展及载人月球探测领域迈出了崭新步伐。
大会精心设置了15个专题分论坛,涵盖载人航天总体技术、人员空间驻留、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等多个前沿领域。来自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8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交流探讨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会上表示,载人航天技术极具挑战性和引领性,举办此次学术大会旨在促进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加强载人航天与国家各科学领域、技术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据会议报告透露,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安全高效运行超过1300天,航天员太空飞行时间不断刷新纪录,最长累计达374天,单个乘组最长驻留时间也达到了192天。这些宝贵经验为未来载人登月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建平还指出,月球表面的六分之一重力环境对航天员和装备提出了新的挑战。航天员需从着陆器出舱,驾驶月球车进行科学考察,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体验。
目前,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已顺利完成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正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新的火箭、飞船、着陆器和月球车等初样产品均已问世,正在接受包括力学、热学和电测试在内的大型试验。
周建平强调,为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必须做深、做细、做透。他透露,新火箭和飞船的初样产品正在进行全面测试,力求在技术引领方面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与此同时,近地轨道载人天地往返技术也在同步发展。依托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和梦舟载人飞船的研发平台,未来将打造更经济、更强大的空间站运输能力。周建平表示,近地轨道火箭和飞船将借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研制经验,采用部分重复使用的设计理念,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可靠性和安全性。
据悉,新一代近地轨道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将采用模块化设计,返回舱作为最昂贵的部分将实现重复使用。通过配置新的资源舱,包括发动机系统和能源系统,将大幅提升运输能力和科学实验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