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双11真相大揭秘:消费者态度巨变,电商大促何去何从?

   时间:2024-11-24 12:06:1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双11十六年变迁:电商大促下的消费者新态度

双11,这个曾经引发全民狂欢的购物盛宴,如今已步入第16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商大促中的人、货、场三要素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消费者层面,过去的双11是囤积未来数月甚至一年所需商品的最佳时机。而现在,618、双12等线上大促贯穿全年,折扣店、特卖店遍布全国,低价消费已成为消费者的日常。这一变化,使得双11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逐渐淡化。

在商品方面,新老品牌曾经不惜重金砸销量,只为在品类排行榜上提升名次。然而,如今许多品牌选择停发双11战报,反映出市场策略的微妙转变。

在电商平台的“场”上,变化同样显著。天猫双11的GMV增速自2021年首次跌至社零增速以下后,2022年阿里、京东直接不再对外公布双11的GMV数据。曾经滚动大屏实时直播GMV的盛况,已成为历史。

尽管如此,电商平台依然看重双11。无论是拼多多搅动行业加码“价格战”,还是今年延续月余的超长大促,双11仍是平台冲刺年度GMV的重要发力点。消费品牌同样严阵以待,视双11为促销量、清库存、推新品的关键阵地。

然而,消费者对双11的真实态度却发生了显著变化。社媒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关于双11的声量和互动量均低于前两年,达到近3年来最低。消费者对双11的好感度也降至3年来最低,主流电商平台和头部消费品牌的双11GMV增速明显放缓。

消费者对双11的不满主要源于价格力度、凑单机制、抢券机制、活动规则、保价承诺、售后问题以及付款体验等环节。随着双11大促遍布全年,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感知逐渐弱化,复杂的活动机制更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疲惫。

其中,预售定金机制尤其受到消费者的反感。预售期逐年拉长,定金机制存在诸多bug,如尾款忘付后定金不退、定金预售价并非最低价等,导致消费者对预售、付定金的兴趣不再强烈。

尽管如此,物流体验的满意度却在逐年攀升。这是各大平台在物流时效、物流覆盖度上不断竞争的结果,也是平台之间在物流服务上破壁、融合的共同成绩。今年双11,京东物流全面接入淘宝天猫,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也进入京东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商家的经营成本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然而,售后服务满意度却在下滑。线上消费的先天局限性,以及双11规则越发复杂,增加了售后概率,消费者对保价、定金尾款、退换货、优惠券、客服态度等各项疑问都可能引发售后不满。

不同人群对双11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20-40岁、身居高线城市、热爱线上购物、拥有足够消费力、喜欢分享的主流消费者,对双11的满意度更低。女性、20-30岁、30-40岁以及高线城市消费者对双11的满意度普遍低于其他人群。

在平台满意度方面,京东、小红书、快手、抖音等平台表现较好,而拼多多则稍显逊色。京东以高品质消费和优质售后服务著称,小红书则以其独特的社区属性和创新的大促玩法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双11的本质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它因满足平台、商家、消费者的三方需求而诞生,也因无法持续满足这些需求而逐渐趋于平淡。对平台和商家来说,双11应回归其作为营销工具的角色,与其他大促活动共同被更加客观、理性、平衡地对待。对消费者来说,冲动消费、跟风消费将成为历史,围绕自身真实需求做出购物决策是发展的必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