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行业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纷纷寻求通过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来优化经营表现,意图打破传统依赖息差的经营模式。然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这一转型之路并不平坦。
根据多家银行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银行业的非息收入并未如预期般增长,反而呈现出下滑趋势。全国范围内的六大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显著下降,这一现象几乎覆盖了所有大中型银行。
数据显示,从2024年一季报到三季报,全国六大国有银行及十二家股份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均为负增长,跌幅超过20%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仅有少数银行未透露具体数据。在中间业务中,财富管理作为重要一环,其下滑速度甚至超过了整体中间业务的降幅。
以邮储银行为例,上半年其代理业务收入从177.9亿元大幅下降至63.83亿元,降幅高达64.12%。招商银行也曾将财富管理业务视为核心战略,但三季报显示,其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6.90%,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更是同比下降了27.63%。
具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的中收普遍承压。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中收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8.98%和10.29%,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分别下降了7.65%和3.93%。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中收业务收入分别下降了16.90%和10.00%,光大银行的降幅更是超过了20%。
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中,零售业务较强的多家银行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宁波银行和张家港银行的中收降幅分别达到了30.25%和26.82%。尽管如此,相较于中报,三季度主要银行中收的同比增速虽然仍为负数,但整体已有所回升。
对于中收回落的原因,各家银行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受降费政策影响,代理手续费收入明显下降;二是经济偏弱,消费回落,信用卡风险暴露增加,银行卡相关业务收入回落;三是投行业务佣金收入普遍回落。
在中间业务中,财富管理业务的下滑尤为引人注目。以九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为例,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26.70%,中国银行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了12.68%。交通银行的理财业务收入虽然同比略有回升,但代理类业务则大幅下滑近四成。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也大幅下降超过三成。
制图: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在财富管理业务中,代理业务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代理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保险、代销基金、代销国债、代收付类业务等。以招商银行为例,今年上半年其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57.34%,代理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5.35%。这一趋势在三季报中仍然持续,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27.63%。
面对保险、基金代销收入的集体承压,银行“财富中收”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期密集发布优惠费率公告,甚至有部分理财产品执行阶段性“0费率”,试图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维持收入。费率大战已经从股份行、国有大行背景的理财公司蔓延至多家中小理财公司。
与此同时,基金代销市场也同步出现了费率大战。多家银行纷纷宣布降低基金代销费率,以吸引投资者。然而,尽管如此,由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缩水,商业银行基金代销规模普遍下降,导致银行的代理基金收入普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