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终的临近,汽车市场的年度成绩单已逐渐浮出水面,各大车企的表现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9月份以后,受到旧车换新和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双重推动,乘用车市场意外迎来了增长,为全年车市增添了乐观色彩。
数据显示,10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高达273.1万辆,同比增长11.5%,这一增长将前10个月的销量增幅从正负临界点拉升至4.4%。车市整体呈现出一片向好的态势,车企们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然而,不同车企在产品策略和市场洞察力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市场表现的分化。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的蓬勃发展,与合资企业的持续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趋势在每月的销量排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10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牢牢占据了狭义乘用车企批发销量的前四名,单月和累计销量均呈现正向增长。新能源和出口市场的崛起,为这四家自主品牌车企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它们不断超越曾经的合资车企巨头。
从全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来看,车市格局已基本定型。比亚迪、奇瑞、吉利自主三强领跑行业已成定局,短期内难以撼动。长安虽然目前排名第四,但一汽-大众在年底的冲刺能力不容小觑,两者之间的争夺仍充满变数。
上汽大众和长城的排名相对稳定,特斯拉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仍有望保住现有地位。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在新能源入门车市场的布局,重回销量前十,随着补贴政策的持续,入门电动车市场的爆发,全年保持前十并非难事。
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和上汽乘用车在销量上处于同一水平线,最后两个月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谁能最终挤进前十,目前仍难以预测。不过,考虑到年底合资车的消费占比往往会上升,以及丰田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的韧劲,广丰有望脱颖而出。
自主品牌作为中国车市的主要推动力,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从10月和前10月的销量来看,绝大多数自主车企凭借新能源的爆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仅有少数几家处于下滑态势。
10月份,自主车企总销量达到190万辆,同比增长30%,远超行业大盘的11.5%。前10个月,自主车企累计销量达到1358.3万辆,同比增长22%,同样远超大盘的4.4%增幅。自主销量的崛起,直接推动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从去年的59.7%上涨至69.6%,接近七成。
在细分市场方面,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在5-20万元市场深耕细作;新势力品牌则在20-50万元市场分食豪华车和主流合资车的份额。未来,中国品牌整体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比之下,德系、日系和美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略显疲态。由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燃油车市场的双重挤压,德系车的销量降幅在合资品牌中相对较低,但仍失去了不少市场份额。日系车的跌幅更为严重,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出现显著下滑。
尽管目前德系和日系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未来随着与中国技术和企业的合作加深,其新能源产品将正式落地,与中国主流新能源品牌的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有望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追回部分损失。
美系车方面,除了长安福特外,其他品牌均出现下滑,包括特斯拉在内。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美系车不得不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上汽通用作为美系车的代表,销量大幅下滑,成为2024年最惨的车企之一。
然而,中国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将激励所有车企继续前行。那些因产品节奏或战略调整而暂时下滑的车企,也在不断努力弥补颓势,寻求新的增长点。汽车市场的竞争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