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再度传来消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2025年,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据悉,多家车企已着手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而比亚迪的一封邮件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该邮件由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于2024年11月26日发出,内容直指供应链降价要求。邮件中明确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实现持续的成本降低。因此,比亚迪要求相关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同时,邮件还强调,这一要求并非强制,但希望供应商能够认真对待,积极挖掘降本空间,并在12月15日前通过SRM系统提交降价后的报价。
面对这一消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迅速作出回应。他表示,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此次提出降价目标,是基于比亚迪规模化大量采购的优势,旨在与供应商共同协商推进,以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然而,比亚迪并非孤例。上汽大通也被曝出向其供应商发出了类似的降价要求。据中证报报道,上汽大通在邮件中指出,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突出,价格战难以平息。因此,上汽大通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目标降本同样为10%。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自2018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淘汰赛便不断加速。据相关统计,2018年时,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超过了487家,但到了2023年底,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已大幅减少至40多家。其中包括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如爱驰、威马、高合等,都已走向“死亡”边缘。而一度拿下2022年新势力销冠的哪吒汽车,以及曾经背靠广汽和蔚来的合创汽车,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尽管如此,头部企业的表现依然亮眼。以比亚迪为例,其第三季度营收突破了2000亿元,首次实现了季度营收超越特斯拉的壮举。在国内市场,比亚迪更是无人能敌。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达到了252.38亿元,几乎等同于上汽、长安、广汽、长城、赛力斯五家车企的净利总和。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14%,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首次突破50万辆,创历史新高。
然而,降价消息的传出,还是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定的波动。在A股三大股指大涨的背景下,和胜股份盘中一度大跌5%,新铝时代、溯联股份跌超4%。截至收盘,溯联股份下跌0.6%,和胜股份下跌2.09%,新铝时代下跌1.89%。这反映出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竞争态势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