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众汽车集团携手上汽集团,在上海正式签署了延长合资合同的新协议,将双方合作的期限提前扩展至2040年。此举不仅标志着上汽大众成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的中外合资车企,也彰显了双方对未来合作的坚定信心。
上汽大众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中德经济合作的桥梁角色。当时,以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为契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并成功融入了全球汽车产业链。
此次续约,是双方继首次合作后的再次携手,将合资期限延长至55年之久。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以先进技术为核心,为上汽大众在新兴技术领域注入更多研发资源,共同开启合资合作的新篇章。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双方对过去40年合作成果的肯定,更突显了中国市场在跨国车企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尽管业界曾对汽车年产销量是否触顶存在争议,但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再次刷新了记录。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得益于国家战略的引领和企业的奋力创新,中国不仅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还涌现出了一批如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宁德时代等供应链新星。这些企业共同构建了一个上中下游协同、大中小微企业融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竞争新生态,使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产业中心。
除了大众汽车,宝马和奔驰等跨国车企也在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宝马宣布将投资200亿元用于沈阳生产基地的扩建,计划在2026年实现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而奔驰则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140亿元,进一步丰富本土化产品阵容。德国三大车企的真金白银投入,不仅彰显了他们扎根中国发展的决心,也表达了对中国汽车产业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好。
然而,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电动化转型的加速,跨国车企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崛起,部分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和销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尽管如此,中国市场对跨国车企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大的市场能够取代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
面对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跨国车企需要与中方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随着电动车销量规模的扩大,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终将跨越电动化盈利拐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已经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