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新能源汽车电池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的到期,今年成为众多新能源汽车步入“脱保”的关键时刻。这些车辆的动力电池性能如何,以及质保期后车主应如何抉择,成为了广大车主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了50万辆大关。以此推算,今年将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面临质保期结束的情况。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高级专家赵志伟指出,质保期结束后,若电池出现严重衰减或因意外损坏需更换,费用可能高达十几万元,这无疑给车主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电池的寿命主要受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影响,不同类型电池的寿命也有所差异。目前行业主流技术分析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左右,而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也能超过2000次。若按照每周1至2次的充电频率,并考虑电池的日历寿命,动力电池使用8至10年并无太大问题。
然而,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还受到用户工况和使用习惯的影响。业内人士建议,车主在质保期结束后,可以寻找专业机构对整车及电池进行健康度检测。基于检测结果,车主有三种选择:若电池健康状况良好,可继续使用;若电池虽无法达到整车使用标准但仍具有利用价值,可选择回收并进行梯次利用;若电池已无利用价值,则进行回收再利用。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雷万波指出,出于安全考虑,电池衰减明显后应更换新电池。考虑到动力电池成本通常占新能源整车成本的2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一半,对于质保期到期的车主而言,选择推出以旧换新政策的车企进行换车,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专家还表示,实现新技术突破,以更长时间保障电池电量不衰减,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汽车行业应形成共识,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建议,应由动力电池企业、主机厂、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共同搭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为应对质保期到期带来的挑战,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已采取新策略,如普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服务,并降低质保政策门槛。部分新能源生产企业甚至推出了无限期的电池保障措施。同时,通过与第三方维修连锁品牌合作,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