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1日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积极推行电子行驶证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与部署,成功实现了这一创新举措的广泛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600万名车主领取了电子行驶证,这一数字化服务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群众,还推动了交管业务的线上化发展。
电子行驶证的申领过程极为便捷,车主只需登录“交管12123”App,即可轻松获取全国统一格式的电子证件。这一证件在办理车辆登记、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各类交管业务时均可出示使用,还支持车主授权他人代办业务,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如客货运输证照办理、保险理赔等。电子行驶证的实时动态更新功能,使其能够实时反映车辆的检验、抵押、违法及事故处理状态,为车辆抵押、二手车交易等场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安全性方面,电子行驶证采用了数字签名防伪技术,并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资源库进行验证比对,有效防止了篡改和伪造。同时,该证件还运用了动态二维码、数据脱敏、数据加密及实人认证等多重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尽管如此,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纸质行驶证仍需随车携带,而电子行驶证则主要应用于交管窗口业务的办理。
除了电子行驶证的推广,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还实施了多项交管改革新措施,为群众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减负。据统计,这些措施已惠及超过1亿人次,为群众企业节省成本超过40亿元。其中,30多万摩托车主凭借身份证即可跨省异地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等业务,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通过“交管12123”App向500多万车主发放了机动车注销证明电子版,方便群众网上申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在提升城市交通便利性方面,北京等城市在6.3万余个路口推行了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措施,有效提高了非机动车过街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江苏等省份则在1.1万个城市路口实行了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交通环境。同时,“交管12123”App还提供了8000多万次的精准导办服务,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电子行驶证的推广与交管改革新措施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响应,也彰显了其在推动交管服务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决心与成效。随着这些措施的持续深化,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交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