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斗三十载辉煌:探索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路径

   时间:2024-12-02 09:30: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了第五十九、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任务,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终组网圆满收官。这两颗卫星作为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开通后的第二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它们的成功发射意味着北斗系统正式步入全球服务的全新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历经三十载春秋,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实现了从区域覆盖到全球服务的跨越式发展。这背后,是无数北斗人坚持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北斗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科研人员面临了诸多技术挑战。特别是在北斗三号系统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卫星间的高效测量通信成为一大技术难点。为此,我国科研人员大胆创新,提出了星间链路技术。这一技术使得卫星之间能够建立通信线路,即使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看不见”,也能通过星间链路实现联系,这是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独特之处。

第五十九、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示意图

康成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导航部导航室主任,自2010年起便全身心投入到北斗系统的研制中。他深度参与了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攻关,带领团队在试验场地争分夺秒开展测试,面对困难从不退缩。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北斗系统才得以实现“一星通,星星通”的技术跨越。

北斗系统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项涉及全国多家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的庞大工程。北斗三号的卫星研制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承担。其中,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提出了“理念创新”的秘诀,他带领团队大胆采用新技术,将卫星上的结构、热控等多个分系统合并成四大功能链,简化了系统结构,提升了整体可靠性。

研制人员正在进行卫星总装工作

除了卫星的研制,北斗系统的地面段和用户段也至关重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网络通信研究院的郑晓冬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北斗民用短报文通信平台,使得北斗用户不仅知道自己在哪里,还能向外界发送信息。这一技术在突发地震、海上遇险等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成为人们传递求救信息、拯救生命的关键保障。郑晓冬团队还创造性地将北斗短报文置入智能手机,使得手机在没有地面移动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具备紧急通信能力。

北斗系统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500处水库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水文监测,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1000万辆,支持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的手机也已发布。北斗系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和重要引擎。

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写照。从最初的区域覆盖到现在的全球服务,北斗系统不仅是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未来,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它将为更多行业和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的时空服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