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上汽大众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实力与良好口碑,在中国汽车市场稳固了根基。这一成就的背后,不仅仅是其精湛的研发技术和高品质产品的支撑,更在于其持续优化与完善的供应商体系。四十年的携手并进,上汽大众与众多供应商共同成长,共同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国产桑塔纳生产的初期,上汽大众面临着产能瓶颈,CKD(全散件组装)模式对海外零部件的过度依赖,使得零部件短缺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生产。彼时,国内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线,上汽大众的生产力也受到了制约。然而,上汽大众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迎难而上,致力于提高汽车制造的国产化率,摆脱CKD组装模式,建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上汽大众于1988年设立了“国产化基金”,用于扶持配件生产企业。同年,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的成员共同成立了“桑塔纳共同体”。在企业内部,上汽大众从德国大众聘请了20多位退休工程师,对零部件生产进行培训和指导,严格按照德方的标准,确保零部件国产化的质量。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了供应商迅速成长,还逐步建立了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的完整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中德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400多家高质量的零部件企业,这些供应商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桑塔纳的国产化不仅为我国轿车工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共同体,还孕育出了一批如福耀玻璃、扬州亚普、宁波华翔、宁波均胜等受益于“桑塔纳共同体”全方位支持的零部件巨头。
四十年来,与上汽大众共同成长的零部件供应商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作坊式”的工厂逐渐成长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巨头。延锋就是上汽大众众多供应商快速成长的典型代表。从1986年至1993年,延锋以桑塔纳国产化为核心,陆续开发了100多个引进车型的内饰产品,成功跻身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头部阵营。如今,延锋已从传统的内饰座椅供应商,发展成为提供数字化座舱解决方案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40余座生产研发基地。
同样,福耀集团通过与上汽大众的合作,也实现了从本土企业到全球企业的华丽转身。在上汽大众国产桑塔纳初期,福耀集团与上汽大众一拍即合,共同开发桑塔纳的门玻璃。如今,福耀集团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全球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及主要汽车厂商的认证和选用,成为了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作为中国首批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趋势,并清醒地认识到创新研发和本土化开发的重要性。因此,上汽大众在智能化领域不断扩充供应商“朋友圈”,与科大讯飞、华为、百度文心一言、大疆车载等头部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智能车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实践。
其中,零束科技与上汽大众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零束科技是一家创立仅四年的平台型科技公司,长期聚焦研发智能车技术底座。去年9月,零束科技与上汽大众联合创新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双方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能车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实践。这一合作不仅展现了上汽大众在智能化时代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性布局,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