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植物人也有意识?科学研究揭示“潜在意识”现象

   时间:2024-12-02 20:19:40 来源:ITBEAR图源:钛媒体APP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中,一个令人揪心的情节是婆婆因摔倒而陷入昏迷,家人被建议多与她说话,希望借此促进她的恢复。这一做法引发了公众的好奇:与昏迷中的人交谈,他们真的能听到吗?他们是否还拥有意识?

关于昏迷中人的意识问题,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传统医学认为,“植物状态”即患者无意识内容,处于无反应状态。然而,一些研究表明,13-19%的植物状态或昏迷状态的患者,在某些外界刺激下会表现出有意识反应。2006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样的案例:一位因交通事故陷入植物状态的23岁女性患者,在听到语言刺激时,其神经活动与正常人无异。她不仅能理解语言,还能根据指令想象运动,如打网球或走路,这种神经活动的程度与健康对照组没有区别。

这项研究彻底打破了医学界对植物人的传统认知,提出了“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CS)或“潜在意识”状态的存在。这意味着,在植物状态和完全意识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中间状态,患者虽然无法用语言和行为交流,但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意识。

为了判断昏迷中的人是否存在意识,首先需要了解“死亡”的分类。自然死亡分为临床死亡、脑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三个阶段,而植物状态则是一种接近于这些状态但保留了一定生理功能的状态。植物状态患者能够维持血压、呼吸和心脏功能,但认知功能消失,只能通过反射与环境互动。然而,研究表明,一些被判定为植物人的患者,实际上可能具有自我意识,并能通过神经活动与环境互动,这种没有实际行为的反应被称为“潜在意识”。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一些被认为是植物人的患者存在“认知-运动解离”(Cognitive Motor Dissociation, CMD)的症状。这意味着,患者在接收到外界刺激时,能够在神经活动上作出反应,甚至表现出与正常人无异的运动想象,但由于运动系统的障碍,无法做出相对应的动作。这种现象就像操控挖掘机的机械臂时,机械臂与操控台之间的电路断了,虽然能够发布指令,但无法控制实际的移动。

然而,认知-运动解离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植物状态,且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来准确辨别。针对这一困境,一项发表于2024年8月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该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对353例被确诊患有意识紊乱的成年患者进行了基于想象行为任务的fMRI和EEG评估。结果发现,被CRS-R量表判定为昏迷、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中,有25%表现出了认知-行动解离的症状;而CRS-R评估为最小意识状态加(MCS+)或已从最小意识状态中恢复的参与者中,38%在基于任务的fMRI、EEG或两者的检测中对指令有反应。这一发现高于过往研究的数据,表明认知-运动分离症状的普遍性可能被低估了。

测量植物状态下意识的存在,不仅具有技术意义,更关乎人文道德。想象一下,一个人能够感知周围的一切,却无法说话或移动,这种孤立无助的状态可能让人失去生的意愿。尽管“活死人”现象在植物状态患者中仅占少数,但每一个个体都是真实而珍贵的生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便捷、更精准、成本更低的测量方法来确定昏迷中的患者的意识状态。这项研究集成了多地的患者数据,统一了测量方法,提高了认知-运动分离患者的统计精度,为未来的医疗技术和手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那些处于无声世界中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