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主电池大考:25万电车换电池费用高达12万,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4-12-02 22:07:49 来源:ITBEAR图源:汽车大事记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首批新能源车主正面临电池更换的高峰期。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系列相关问题逐渐显现,其中,高昂的维修成本特别是电池更换费用,成为新能源车主的一大痛点。许多车主的车辆已行驶至8年15万公里的质保临界点,或面临电池容量保持率低于40%的困境,不得不考虑更换电池。然而,高昂的换电费用让许多车主望而却步,诸如“25万购车,12万换电池”的案例比比皆是。

不同车主面临的困境各异。多数新能源车企的质保政策为8年15万公里,到2025年,将有近百万辆车脱离质保期,这些车主在电池出现问题时需自行承担高昂费用,而市场上的后服务并不完善。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破产车企的车主,由于车企倒闭,原厂配件难以获取,第三方公司因未获授权无法维修三电系统,修车困难,车辆甚至面临报废。

部分车企将营运车辆排除在质保范围外,如比亚迪网约车质保仅为6年60万公里,远低于私家车的终身质保。营运车辆使用频率高,电池损耗快,换电成本高,进一步压缩了车主的盈利空间。面对高昂费用,一些车主选择继续使用性能下降的车辆,忍受续航缩短、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些车主则考虑出售车辆,但电池性能下降导致二手价值大打折扣。

电池更换费用高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电池成本占比高,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约50%,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成本;二是电池结构复杂,难以单独更换电芯,只能整体更换电池包,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三是市场垄断,新能源车企掌握后服务市场和定价权,缺乏竞争,导致换电费用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修车难也成为新能源车主的一大痛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短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师需具备汽车维修工证和电工证,市场上此类人才稀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维保中心多采用直营模式,网点密度低,维修及保养等待时间长。由于各品牌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未对外开放,传统汽修店难以获得维修授权。

第三方维修公司面临高昂的成本投入和人才缺口。为承接三电系统维修业务,需配备安全合规的蓄电池、车辆放置空间及检测工具,还需消防设备和火情侦测传感器,前期投入远高于燃油车售后维修。同时,动力电池技术标准不统一,第三方公司需单独开设售后生产线,成本高且等待时间长。人才缺口方面,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从事新能源汽修工作的人员不足10万人,且大部分被车企提前签约,导致维修人才无法下沉到汽修门店。

即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对提升车辆安全性、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给车主带来新问题。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增长,电池性能衰减,可能面临检验不达标,导致车辆责任界定争议,车主需承担更多维修或更换电池的费用。

然而,在蔚来等车企的推动下,换电模式或成为解决电池更换费用高昂问题的有效途径。蔚来自2024年9月24日起采用按度收费模式,单次换电费用较低,远低于其他新能源车的电池更换费用。换电模式还降低了电池衰减对年检通过率的影响,一旦电池衰减超限,蔚来负有更换合规电池的义务。

除了蔚来,宁德时代、吉利汽车、奥动新能源等也在积极投入换电领域,未来各大新能源车企或将开启换电模式。同时,蔚来、小鹏、吉利、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推出了车电分离版本的租电模式车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面对新能源车主的困境,车主在购车时应谨慎选择,关注车企售后服务政策,选择口碑好、后服务体系完善的品牌。已购车的车主应加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合理使用电池。车企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后服务市场问题,推动建立合理价格体系和维修标准,打破垄断,培养更多专业维修人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