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式推出了一项新倡议,要求银行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增加“利率调整兜底条款”,这一变革自12月1日起正式生效。此举旨在强化存款利率管理,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同时促进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根据该倡议,银行在与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签署存款服务协议时,必须包含一项特别条款。该条款规定,若因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存款自律约定、银行内部授权上限等发生变化,导致协议约定的利率超出允许范围,银行需及时通知客户,并调整存款利率,以减少调整过程中的时间延迟。
业内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一些银行与企业客户签订长期存款协议,并提前锁定利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的市场化传导,增加了银行的利率风险,也阻碍了政策利率的有效实施。此次倡议的出台,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的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旨在规范存款利率管理,确保银行存款利率或内部授权上限的调整能够及时反映在实际业务中,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对于银行而言,这一倡议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确保稳健经营。通过加入这一条款,银行可以在利率调整后与客户协商确定新的存款利率,避免了因长期锁定利率而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这也促使银行在签订协议时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然而,对于企业客户而言,这一倡议可能带来一定的挑战。过去,一些企业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存款协议来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利率,从而降低利率风险。但随着“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引入,这种做法将受到限制。当存款利率调整后,企业客户需要接受新的利率或提前终止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利率风险。
不过,袁帅也指出,这一变化将促使企业客户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金,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对于个人储户而言,该倡议并无直接影响,其定期存款利率仍按存入时的利率执行,无需担心利率调整带来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也体现了其在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的积极作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推动非银同业存款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的联动。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消除“利率高地”,压缩套利空间。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开展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箱,维护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这一操作方式有利于保持短、中、长期流动性的合理平衡,体现了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立场。
浙商证券的研报显示,规范同业存款定价,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有利于缓和息差压力,对银行股估值构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