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向供应商发出的一封要求降价的邮件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邮件内容显示,比亚迪计划从2025年1月1日起要求供应商降价10%,且留给供应商的议价空间极小。对此,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称,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常规操作,他们基于大规模采购向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并非强制要求,双方可以协商推进。然而,实际情况是供应商几乎没有协商的余地。
随着下游车企市场地位的提升,向上游压缩成本以换取更多盈利或降价空间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广州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展出数量超过了燃油车,几乎每个展台都有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新能源取代燃油车的趋势愈发明显。尽管临近年底新车发布不算多,但购车热情依然高涨。下半年以来,车企销量屡创新高,11月再次刷新纪录。
已公布销量的11家车企中,除理想和蔚来外,其他车企均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6家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小鹏等车企连续多个月保持增长态势,吉利和奇瑞与中游车企的差距逐渐拉大,中下游车企的提速也愈发明显。
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同样抢眼。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68.9%,其中10月更是达到了76%。销量增长的关键在于价格下降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商务部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
在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库存压力得到缓解。10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环比下降14.7%,同比下降35.3%,库存水平已处于合理区间。只要销量保持增长,车企就充满希望,这已成为行业共识。
具体到车企品牌,多数品牌已实现月销过万。比亚迪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方程豹系列以及吉利银河、领克、极氪等品牌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得益于强势表现,比亚迪和零跑已提前完成全年销量目标,小米汽车也宣布提前完成年度交付目标,并将冲刺更高目标。
销量增长带来了话语权的提升。过去,车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电池厂商稀缺性,无法有效压价。如今,产业链条更加成熟,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车企的话语权逐渐增强。然而,这也导致经销商的日子愈发艰难。汽车流通协会表示,降价作为刺激销量的手段已逐渐失效,产生的负面效应远超预期。全国半数经销商出现亏损,汽车厂家在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库存结构、售后支持等方面的目标和策略与当前市场实际情况严重背离。
尽管如此,车企的价格战仍不会停歇。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认为,明年的市场价格战将更为激烈。企业若失去基本健康度将很危险,汽车企业需要至少15%的毛利才能维持生存。毛利率的提升只能通过向供应链挤压来实现。比亚迪之后,上汽大通也向供应商提出降价要求,希望目标降本10%。
在出海方面,中国车企已成为全球强劲的竞争对手。欧洲市场正在迎来转机,欧盟与中国正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进行协商。同时,中国车企在拉美、亚洲等市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奇瑞、比亚迪、广汽、哪吒等品牌纷纷在海外布局,建立合资工厂或签署合作协议。
新势力车企中,零跑和小鹏表现抢眼。零跑从6月开始每月销量均创历史新高,11月首次站上4万台大关。小鹏也连续3个月创下历史新高,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相比之下,蔚来和理想的增速较为迟缓,仍处于销量增长的瓶颈期。
比亚迪和吉利在新能源车企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比亚迪11月销量继续超过50万台,创造历史新高。吉利也成功跻身月销10万台的行列,旗下多个品牌均不断创新高。吉利还计划将极氪和领克合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长安和广汽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长安旗下深蓝、启源、阿维塔等品牌销量均创新高,公司还计划未来五年内投入超500亿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广汽则在商用车和固态电池研发上取得突破,计划到2030年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