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这家曾经被誉为“东北药茅”的企业,近期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令人咋舌。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03.88亿元,同比下降2.75%,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亿元,更是同比大幅下滑了22.8%。这一业绩,几乎触及了长春高新近二十年来的最低点。
追溯长春高新的发展历史,上一次出现营收年度负增长还要追溯到遥远的20年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的年度负增长也分别要追溯到11年前和13年前。而今,这些数据无一不在向市场发出警报:长春高新,必须变革。
长春高新的核心业务,一直以来都是生长激素。这一领域,曾让长春高新风光无限。然而,如今却面临着与诺和诺德相似的困境。诺和诺德,这家曾经以生长激素为重要业绩增长点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长激素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从巅峰时期的13%骤降至如今的1.7%。但诺和诺德并未因此沉沦,反而凭借“减肥神药”GLP-1成功转型,踏上了新的巅峰。
长春高新,同样站在了生长激素业务增长乏力的十字路口。如何在生长激素市场内卷之前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了长春高新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金赛药业,作为长春高新的子公司和生长激素业务的主要载体,其灵魂人物金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表示,本想靠生长激素干到退休,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企业的未来。
回顾长春高新的发展历程,其能够成为国内生长激素领域的龙头,主要得益于入局时间早。早在1997年,长春高新就与金磊共同出资成立了金赛药业,并依靠金磊的“大肠杆菌内分泌技术”成功入局生长激素市场。从1998年上市国产第一支生长激素粉剂,到2005年上市亚洲第一支生长激素水剂,再到2014年上市全球第一支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水针,长春高新成功搭建起了涵盖高中低档的产品矩阵。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集采预期的释放,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业务也开始面临挑战。入局玩家的增多、集采风险的增大,都让长春高新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诺和诺德的长效水针Sogroya在国内上市申请的受理,长春高新在长效水针领域的优势也将被进一步削弱。
面对困境,长春高新并非无动于衷。近年来,公司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从肿瘤治疗领域到营养品业务,再到医美布局,长春高新的多元化战略正在逐步展开。然而,这些新产品是否能够迅速放量并贡献业绩,仍然是未来的未知数。
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电话会上,长春高新表示,新业务收入正在持续提升。营养品收入同比增长了45%左右,医美产品金扶宁收入也同比增长了20%左右。然而,这些增长都是基于以往不大的基数,能否持续高增长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多元化战略的背后,长春高新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药属性。公司表示,将集中资源谋发展,构建高预期、高科技、高壁垒的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路径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图:诺和诺德生长激素营收概览,显示了生长激素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诺和诺德的转型之路。
然而,无论长春高新如何努力,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生长激素市场的内卷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个背景下,长春高新能否成功找到新的增长点并重塑估值逻辑,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图:长春高新研发费用及营收占比,显示了公司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和决心。
对于长春高新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只要生长激素业务不出现颠覆性的变故,长春高新就仍有时间进行调整和转型。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在生长激素停止增长之前完成。否则,长春高新将面临的是一场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