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英语教学与测评领域的盛会——2024英语语言测评研讨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会上,备受瞩目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亮相,该量表揭示了其在优化课堂教学、推动多元评价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语言教育领域的智慧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政策的持续调整,旨在重塑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单纯的应试工具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沟通手段。这一理念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新教材显著降低了传统语法知识的比重,大幅增加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变革的推动下,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积极引入实用性强、情境化的学习材料,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了他们对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认识。特别是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单向讲授模式已被更加生动有趣的互动模式所取代。教师利用数字产品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逻辑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地方实践层面,上海市长宁区通过“AI听说课堂平台”对英语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利用先进的语音听说设备实现英语听力与口语的人机对话训练。通过听辨、跟读、朗诵、口语表演等多种互动方式,不仅丰富了听力练习和口语表达的维度,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的实际价值。
与此同时,与iEnglish合作的学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利用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包含丰富输入输出资源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海量的语言素材中浸泡式学习,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和交流实践活动,逐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这一模式有效改变了学生以往“张不开口、不敢张口”的现象。
英语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推动了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传统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英语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沟通技能的实用价值,必须实施多元化评价策略。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视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的综合表现以及语言逻辑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通过全面而多元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发展英语技能,而非单纯追求分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指出,要破解“唯分数论”的困境,必须倡导多元评价改革。评价应从单一的分数指标转向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模式,既重视学习过程也看重学习结果。这一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整体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