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三季度业绩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向投资者传达了乐观情绪,他坚信小鹏汽车正步入第二个十年的新篇章,将步入正轨并实现盈利。然而,这份乐观情绪的背后,是小鹏汽车近期发布的一份财报,其中既有亮点也伴随着隐忧。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在第三季度实现了总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24.5%。这一成绩无疑为小鹏汽车带来了一丝曙光,尤其是毛利率达到了15.3%,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提升了18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也达到了8.6%,同比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收入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0.7%。
然而,尽管这些数字看起来颇为亮眼,但小鹏汽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从净亏损方面来看,小鹏汽车在第三季度净亏损达到了18.1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38.9亿元有所收窄,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与同行相比,如理想汽车第三季度实现了28亿元的净利润,小鹏汽车的亏损状况显得尤为突出。
从整车毛利率方面来看,小鹏汽车也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理想汽车的车辆毛利率为20.9%,蔚来汽车的整车毛利率为13.1%,而小鹏汽车仅为8.6%。尽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提升,但仍然不足以让小鹏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即便是有了这两款爆款车型,小鹏汽车仍然面临着交付延迟的问题。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MONA M03的交付周期已经延长至9至13周,而P7+的交付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小鹏汽车的品牌声誉,也可能阻碍其销售目标的实现。据悉,小鹏汽车原计划在2024年全年交付28万辆汽车,但截至今年10月底,仅完成了12.25万辆的交付量,距离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小鹏汽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长城汽车的前高管王凤英加入了小鹏汽车,全面负责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她的加入为小鹏汽车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使得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得到了优化。然而,即便是有了这样的改变,小鹏汽车仍然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方面的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标签曾经是其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然而,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智驾”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标签逐渐失去了锐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小鹏汽车开始尝试新的技术路线和品牌定位,试图在增程车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一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小鹏汽车能否在其中脱颖而出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从财务角度来看,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虽然达到了373亿元,但仍然不占优势。与比亚迪、小米等竞争对手相比,小鹏汽车在资产总额和净利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是小鹏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尽管如此,何小鹏仍然对小鹏汽车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小鹏汽车正在从倍功半走向事半功倍,过去两年的挑战更多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团队问题。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小鹏汽车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至于能否追上理想、问界等竞争对手,对于何小鹏来说,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