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金融市场的波澜中,一种名为券商收益凭证的理财工具凭借其相对稳健的表现,继续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尽管市场波动不断,但这一投资品种仍以其安全性和相对较高的收益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据Wind数据显示,仅在今年11月份,上市公司就投入超过50亿元购买券商理财产品,其中券商收益凭证占据了相当份额。部分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甚至可达6%,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在购买相关券商收益凭证时,其产品描述中明确标注了“保本”字样,这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安心感。
然而,随着今年10月末《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这一市场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新规要求,收益凭证的认购对象仅限于专业投资者,并对其发行和销售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在此之前,券商收益凭证在产品说明中普遍使用“保本”等字眼进行宣传,但新规的出台意味着这一做法将不再被允许。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新规对收益凭证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整体而言,其市场接受度并未受到太大冲击。
从产品特性来看,券商收益凭证主要分为本金保障型和非本金保障型两大类。本金保障型收益凭证又进一步细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固定收益型收益凭证以其本金保障和固定收益的特点,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首选。而浮动收益型收益凭证则通过挂钩特定标的,如股权、债权、信用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资选择。
以上市公司为例,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1月共有261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总金额高达415.8亿元。其中,44家上市公司认购了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合计金额50.31亿元,占比达到12%。在这些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中,券商收益凭证占据了重要位置。例如,帅丰电器在11月19日以2.3亿元认购了国信证券的一款保本收益凭证,期限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20%至2.40%之间。同样,世运电路也在11月22日用2亿元认购了广发证券的一款保本浮动收益凭证,期限9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8%至6%之间。
尽管券商收益凭证在市场上表现抢眼,但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管类产品。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券商收益凭证被定义为一种债务融资工具,与证券公司债券、次级债等并列。自2014年推出试点以来,券商收益凭证业务稳步发展,且未出现过违约事件。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场存量收益凭证规模已达3811亿元,数量超过1.76万只。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券商收益凭证的管理制度也亟待完善。此前,已有券商因收益凭证业务违规而受到处罚。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中证协在今年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管理办法》。该办法从发行规范、销售规范、合规风控等多个方面对券商收益凭证进行了全面规定。其中,明确要求收益凭证的投资者必须为专业投资者,且单个投资者的认购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
对于存量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收益凭证,《管理办法》给予了两年的过渡期进行整改。在过渡期内,这些收益凭证可以自然到期了结。若因流动性等原因确需新增不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收益凭证,其期限不得超过整改期限,并需制定流动性预案并报协会备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市场的平稳过渡,同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券商收益凭证业务将迎来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感,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而言,券商收益凭证仍不失为一种值得考虑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