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座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前沿城市,在2023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统计,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高达1010.2亿元,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21.7%,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在这份亮眼数据的背后,厦门自贸片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尤为引人关注。
作为厦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自贸片区内的“一站式”、“多基地”服务贸易体系不仅开创了先河,更为全国服务贸易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航空维修领域,厦门自贸片区的表现尤为突出。
厦门,作为中国航空维修业务的重要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在进境维修飞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厦门关区共接收进境维修飞机152架次,保税维修货值超过121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近61%。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海关等部门的创新政策扶持。如今,厦门已建立起全球知名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境外航空维修业务量稳居全国首位。
在这片仅占1.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厦门自贸片区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汇聚了9家全球顶尖的航空维修企业,形成了跨国公司最为密集的工业区。这里就像一个飞机“4S”店,繁忙的工人们正在对来自英国、日本、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架大型客机进行维修。
从机身上的一颗螺丝钉到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厦门自贸片区的航空维修产业链已实现了内循环。这里不仅提供飞机结构大修服务,还涵盖了客改货、公务机整装以及航空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完善的航空维修产业格局。
针对航空维修产业链长、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厦门海关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推出了一体化监管等创新举措,不断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和监管服务。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还大幅降低了停产停工成本。
厦门机场海关航维修保税科科长曾海涛表示,飞机维修涉及多个项目,进境后需要在不同维修基地之间转场。自贸试验区的一站式维修监管服务,让飞机能够在一个地方一次性完成所有检修项目,平均每架飞机可节约停产停工成本近百万元。这一创新模式已累计为厦门航空维修产业节约停产停工成本近5亿元。
在医疗器械维修领域,厦门自贸片区同样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久前,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开展了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保税维修从“修自产”向“修全球”的跨越。这一新赛道的开辟,不仅拓展了企业境外维修市场,还形成了“小而精”的高端维修产业源头。
厦门自贸片区的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不仅降低了企业售后成本,还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创新举措是厦门自贸片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精耕细作的大胆尝试。未来,厦门自贸片区将继续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