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经贸环境持续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通用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密态势,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抹亮色。近日,针对市场上传言的“通用汽车计划重组中国业务”,通用中国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中国业务对通用汽车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优质资产,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深入,旨在实现盈利与可持续发展。
这一坚定表态的背后,是通用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公开文件。文件中透露,由于新业务预期及上汽通用为应对市场挑战所采取的重组措施,通用汽车将对在华部分投资进行非暂时性减值处理,特别是对上汽通用的权益将进行重大减值调整。据估算,截至2024年底的三个月内,通用汽车在中国合资企业的股权将面临26亿至29亿美元的减值,同时因重组还将确认约27亿美元的额外股权损失,主要涉及工厂关闭和产品组合优化等方面的费用。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通用汽车及时澄清,强调其对中国业务的信心主要源自与上汽集团深厚的合作关系。上汽集团也多次重申,与通用汽车的伙伴关系坚如磐石,不会因市场波动而动摇。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合作的初心从未改变,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将全力支持上汽通用的转型发展,共同规划未来十年的产品布局,并提供最优质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通用汽车此次的减值计提并非实际亏损,而是对未来成本的预估,有助于轻装上阵,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一举措对上汽集团的财务状况并未造成不利影响。数据显示,即便扣除上汽通用的影响,上汽集团在今年前九个月的归母净利润仍达到97.77亿元,同比增长10.08%,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在假设上汽通用长期股权投资全额减值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的合并利润依然保持盈利状态。
通用汽车在提交的文件中还透露,即将与合作伙伴敲定重组计划,并预计2025年在中国的业绩将有所改善。事实上,通用汽车及上汽通用近期的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实现环比增长,新能源车销量更是首次超越燃油车。11月,通用汽车在华零售销量超过20万辆,环比增长18%,连续五个月保持增长态势。经销商库存的大幅减少,也为公司更好地管理定价和成本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汽通用方面,自第三季度起,通过产品升级、营销策略调整和价值体系优化,销量呈现明显回升趋势。11月,上汽通用汽车终端销量达到66,797辆(含出口),环比增长14.7%,创年内新高,并已连续五个月实现增长。1至11月,上汽通用累计终端销量达60万辆(含出口),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77.4%,达到97,056台。
卢晓透露,上汽通用自下半年起,以恢复造血能力、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为目标,主动调控批发量,成功去库存20万辆,显著改善了渠道健康度。目前,企业正对全国产能布局、生产效率、组织架构、运营成本及销售服务体系进行全面优化整合,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上汽通用将坚持“用户为先”的理念,继续发挥大厂担当,践行长期主义,加大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在体系方面,上汽通用将获得更多产品的本土化研发决策权,确保产品精准契合国内市场需求,优化研发成本,提升产品上市速度和质量。技术方面,上汽通用的奥特能智电平台凭借其行业最高的安全开发和测试标准,已成为电动平台安全的天花板。别克E5“5亿公里行驶零自燃,碰撞事故零起火,行驶一年电池实测零衰减”的成就,正是其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