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车时代,奔驰、宝马、奥迪作为“德系三强”,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坚不可摧。然而,面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昔日的巨头也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来稳住阵脚。2024年以来,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价格纷纷大幅跳水,但即便如此,销量依然不见起色。本文将深入探讨三款具体车型,解析它们即便大幅优惠也难以提振销量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看看奔驰EQA。这款作为奔驰EQ家族入门车型的EQA,原价32.20万元,如今最高优惠可达12万元,裸车价已降至20.2万元。然而,这样诱人的价格并未让它成为市场上的明星。消费者普遍认为,EQA作为一款油改电车型,缺乏新鲜感。它基于奔驰GLA燃油车改进而来,保留了传统设计,但尺寸上并无优势,长宽高和轴距均不及同级别的宋PLUS新能源和大众ID.4 X。智能化方面,EQA搭载的是老旧的MBUX系统,且未配备全速自适应巡航等标配功能。动力方面,EQA的电机输出功率和加速性能也显得平平无奇。EQA还频遭质量投诉,如续航里程不准确、充电故障等,加上高昂的保养费用,使得其性价比大打折扣。
接下来是华晨宝马iX1。这款电动版宝马X1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月销量从未突破1900辆。尽管终端优惠幅度高达11.89万元,起售价已降至19.5万元,但销量依然惨淡。与燃油版X1的出色表现相比,iX1在配置和续航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外观和内饰设计有所突破,但许多实用配置需要额外选装,且续航里程仅为450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不仅续航更长,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更胜一筹。市场上还有众多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纯电车型,价格更亲民,配置更丰富,使得宝马iX1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最后是上汽奥迪Q5 e-tron。这款中大型豪华纯电SUV虽然基于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并提供了6座和7座两种座椅布局,但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今年1-10月份,Q5 e-tron的累计销量仅为4010辆。尽管其空间、配置和动力表现均不俗,但在豪华新能源市场内卷严重的当下,其竞争力依然不足。续航方面,Q5 e-tron的最高续航里程仅为560公里,远低于国产品牌普遍采用的800伏高压电气化构架所能达到的800公里左右。消费者对BBA在新能源市场的认同感并不强,更愿意选择蔚来、理想等自主品牌或特斯拉等外资品牌。
这三款车型即便在大幅优惠的情况下依然难以提振销量,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未能充分满足当前市场对车辆空间、智能化、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更加明确和个性化。如果车企不能紧跟市场变化,提升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在豪华车市场,过去年年涨价、加价难求的现象已不复存在。随着汽车行业“价格战”的蔓延,即便是传统豪华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车企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