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冬日电动车续航告急,混合动力成最优解?

   时间:2024-12-07 21:17: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电池技术的一大天敌,无疑是低温环境。这一事实在电动汽车领域尤为显著,尤其是当气温偏离了电池最理想的20度左右工作区间时,其性能和容量便会大打折扣。

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电池的续航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相较于室温20度时的表现,0度的低温已经足以让锂电池的性能大打折扣。若温度再降至零下30度,电池的整体性能或将仅剩一半左右,甚至更低。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电池能否正常工作都成为了未知数。

冬季,电池的表现尤为糟糕,许多电动汽车所宣传的续航里程在严寒中几乎无法实现。某媒体近日进行的一次续航测试中,便直观地展示了低温与寒冷环境下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巨大差异。测试中,低温测试标准设定为5度至15度,而寒冷测试标准则为零下25度至零下20度。

以ZEEKR MIX为例,这款搭载了76kWh大容量电池包的纯电动车型,在低温测试中的续航表现尚算不错,达到了456km,达成率为83%。然而,在更为严寒的测试中,其续航能力却急剧下降,仅剩285km,达成率也仅为52%。这一结果显然不能归咎于ZEEKR本身,而是电池技术固有特性的体现。

尽管各大车企在电池技术和续航标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电池本身的特性却难以改变。在北方等寒冷地区,电动汽车的适用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混合动力车型却异军突起,成为了新能源市场的新宠。

混合动力车型,即PHEV插电混动车型,结合了发动机、电池和电机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无懈可击的竞争力。这类车型不仅保留了传统燃油车的实用性,能够满足高强度出行需求,还通过电池包的加入降低了短途出行的使用成本。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更低,且泛用性强,即使在极寒环境下也能保证日常出行无忧。

关于混合动力车型,业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其没有纯电动车的经济性,还需要加油,因此不如纯电动车也不如传统燃油车;另一种则认为混合动力车型兼具了燃油车的耐用性和纯电动车的无焦虑特点。然而,数据却表明,过去一年中,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增速、占比以及新车推出数量均远超纯电动车。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混合动力车型价格的逐渐下探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对于更多工薪阶层而言,价格适中、实用性强的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国内过半消费者需要面对寒冷冬季的情况下,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更具吸引力。

在选择汽车时,消费者往往更看重其工具属性。在保证这一基础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性、智能化和自动化等因素。因此,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大电池包并非必需之选,尤其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大电池包反而可能成为累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