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冬季电动车续航大考,混动成最佳解决方案?

   时间:2024-12-07 22:03:0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探讨电动汽车性能时,一个不可忽视的敌人便是低温环境。温度,这一看似平常的自然因素,实则对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构成了直接且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大致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一旦温度低于这一阈值,其工作特性及容量便会大打折扣。

随着温度的下降,锂电池的容量衰减现象愈发明显。与20摄氏度的室温相比,0摄氏度下的电池性能已显著减弱。若温度再降低30度,电池的整体性能或将减半,进一步下降则可能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这一现实情况意味着,冬季电池的性能表现尤为不佳,曾经承诺的纯电续航能力在寒冷季节里往往难以兑现。

某媒体近期进行的一项续航测试,直观地展示了低温与寒冷环境对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不同影响。测试中,“低温测试”标准设定为5度至15度,“寒冷测试”标准则为零下25度至零下20度。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下,同一辆车的续航表现呈现出巨大差异。以ZEEKR MIX为例,这款搭载76kWh大容量电池包的纯电车型,在低温测试中的续航里程达到456km,达成率高达83%,表现不俗。然而,在寒冷环境下,其续航里程骤降至285km,达成率仅为52%。

ZEEKR MIX的续航表现虽受环境影响,但责任并不在于车企。事实上,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标定工作只能尽力提升续航性能,却无法改变电池本身的物理特性。因此,在北方地区,电动汽车的适用性受限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激增,其中混合动力车型,即PHEV插电混动车型,成为了最大的推动力。这类车型凭借无懈可击的竞争力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它们既保留了传统燃油车的实用性,又通过搭载电池包降低了短途出行的成本。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更低,泛用性更强,即便在东北的严寒环境中也能确保日常出行无忧。

关于混合动力车型,业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其经济性不如纯电动车,也不如燃油车;另一种则认为混合动力车型兼具燃油车的耐用性和电动车的无焦虑特性。然而,数据表明,过去一年中,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增速、销量占比以及新车推出数量均远超纯电动车。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混动车型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开始选择入手。

面对寒冷的冬季,国内过半消费者需要应对低温带来的挑战。同样,电池包在低温下的续航问题也是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用户在购车时首先考虑的是车辆的实用性。在确保实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经济性、智能化和自动化等因素。这也是用户不依赖大容量电池包的关键原因,因为电池包越大,在冬季受到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