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上汽集团与本田中国相继公布11月销量数据,中国主流汽车企业的年度销售业绩画卷已近乎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回顾各大车企年初设定的销售目标,比亚迪、零跑汽车以及小米汽车脱颖而出,均提前一个月圆满达成了年度任务。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和理想汽车等紧随其后,离目标仅一步之遥;而奇瑞汽车,若以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0%-20%的标准衡量,其月度增长始终保持在预期轨道上。
对比去年同期,仅有理想汽车一家提前撞线,今年的成绩无疑更为亮眼。
年初,众多车企高管在新年致辞中不约而同地指出,2024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直言:“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淘汰赛的开端。”吉利汽车CEO淦家阅亦表示,行业整合在即,洗牌在所难免。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为何仍有众多车企能够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首先,性价比成为制胜法宝。比亚迪前11个月销量高达375万辆,远超360万辆的目标;零跑汽车则以25万辆的成绩,精准达成既定目标。小米汽车在11月下旬便宣布,年度交付量已突破10万辆大关,创始人雷军更是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正冲刺13万辆的年终目标。
比亚迪的成功,得益于其长期坚持的新能源战略、技术创新、垂直整合优势以及多品牌协同发展的策略。零跑汽车则凭借其全域自研的造车理念和“好而不贵”的市场定位,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小米汽车则在价格、性能和造型上,展现了超越同级产品的竞争力。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认为,比亚迪的新能源转型成功,产品谱系完整,覆盖广泛,同时在全球市场拥有综合布局。民生证券分析师崔琰则指出,比亚迪的高销量增长,得益于新车密集上市带来的规模效应。
性价比之外,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潜力也不容忽视。比亚迪和零跑的主力车型均集中在这一区间,且销量持续增长。未来,这一市场将成为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核心和主力,发展潜力巨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0万-20万元市场是车企重点突破的方向,未来几年,这一区间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
同时,车企的全球化布局也为销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比亚迪前11个月海外销量同比增长74%,远超整体销量增速。欧洲、东亚等市场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零跑汽车则在智能化技术底座上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米汽车的成功,则离不开雷军持续的粉丝效应和强大的爆款产品逻辑。小米SU7凭借出色的性价比,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可。同时,小米汽车强大的产能转化能力,也为其销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主流汽车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以及全球化布局。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这些车企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