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分红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自新“国九条”政策提出,要求资管机构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以来,公募基金分红成为市场焦点。
据观察,随着年底的临近,公募基金分红步伐明显加快。仅在12月2日至6日这一周内,就有106只基金(剔除非主代码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而前一周也有81只基金向投资者派发了红包。
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今年共有140家公募基金公司的2836只产品进行了分红,分红次数总计5517次,分红金额高达1828.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红次数增长了9.55%,分红金额也增长了1.44%。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分红通常意味着基金表现良好,实现了资本增值或收益,并且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然而,分红后基金的单位净值会相应下降,投资者还需考虑税务处理,因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受现金分红或再投资。
从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依然是分红的主力军。截至12月4日,今年债券型基金分红次数达到了4802次,分红金额高达1449.60亿元,占比分别为87.04%和79.26%。
与此同时,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分红比例也同比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股票型基金和QDII基金的分红次数分别为305次和42次,分红金额分别为241.38亿元和3.2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60.68%和163.01%,以及61.54%和532.19%。
然而,混合型基金的分红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截至12月4日,今年混合型基金的分红次数为261次,分红金额为63.1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22.55%和57.22%。
在产品方面,今年共有1382只基金分红次数不少于2次,其中1307只基金分红2-4次,60只基金分红5-9次,15只基金分红不低于10次。从分红金额来看,497只基金分红金额不低于1亿元,其中463只基金分红1-4.99亿元,23只基金分红5-9.99亿元,11只基金分红不低于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ETF在年内分红榜上名列前茅。例如,易方达沪深300ETF的分红金额高达53.22亿元,位居榜首,也是史上单次分红金额最高的ETF产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的分红金额也分别达到了24.94亿元和16.41亿元。
除了沪深300ETF外,华夏上证50ETF的分红金额也较高,达到了31.61亿元。易方达裕祥回报A、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C、南方中证500ETF、蜂巢丰嘉A、中银证券安进A、鹏华中债1-3年农发行C、金鹰添盈纯债C等基金的分红金额也不低于10亿元。
从产品类型来看,分红金额较大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和ETF占据较大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分红金额前四位的均为ETF产品。
一位基金评论人士表示,新“国九条”政策强调加强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推动了上市公司分红收益的提升,也对ETF市场的分红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主要得益于ETF换手率相对较低,以及指数成分股更新频率通常较低,使得ETF能够充分享受成分股分红带来的收益。
从机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有分红的140家公募机构中,易方达基金的分红金额高达135.94亿元,位居榜首,也是唯一一家分红超100亿的公募机构。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富国基金、平安基金、兴业基金的分红金额也不低于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