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场激烈的竞争正在上演,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不断刷新行业记录。小米Su7的惊艳亮相、比亚迪月销量的历史性突破50万辆,以及小鹏凭借MONA新车实现的华丽转身,都预示着这一年的不平凡。然而,在这场盛宴中,蔚来的表现却显得有些落寞。
随着三季报的发布,蔚来面临的困境被进一步放大。总营收186.7亿元,同比下滑2.1%;净亏损高达50.5亿元,同比增亏11%。这些数据让外界对蔚来及其创始人李斌的质疑声达到了顶点。甚至有声音认为,如果蔚来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新能源车企。
一位六年的蔚来老车主对蔚来的现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前几年大家亏钱还可以理解,但现在已经2024年了,特斯拉和理想都能赚钱,蔚来还这样,真的说不过去了。”他算了一笔账,蔚来三季度平均每小时亏损233万元,每秒钟都在烧钱。
不久前,一篇名为《蔚来还有未来吗?来自死忠粉的灵魂6问》的文章在蔚来社区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死忠粉对蔚来近期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质疑,很快,文章下方就聚集了近两千条留言。李斌也现身回应,表示蔚来确实不完美,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他们会继续努力。
然而,无论是车主还是业内人士,对李斌和蔚来的情感都显得复杂。一方面,他们认可李斌的理想主义和长期主义,认可蔚来的产品调性和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对蔚来始终未能摆脱困境、走向盈利感到失望。
与2022年相比,蔚来的处境更为凶险。那时,蔚来靠11亿美元的融资勉强维持现金流,而现在,蔚来已累计亏损近千亿。正如那位车主在文章中引用的网友评价:“如果能放下成见仔细去审视蔚来的业务框架和企业愿景,会看到星辰大海般的浪漫梦想。但现实中,摆在蔚来面前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成为伟大的一流中国车企,要么在伟大之前资金耗尽。”
位于北京王府井的NIO House(蔚来中心),是蔚来企业文化和战略思考的缩影。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外界的风暴无关,一线员工依然平静愉悦。然而,这种松弛和极致的服务正是李斌所追求的,却也暴露出了蔚来的短板。
蔚来在全国已有588家直营门店,其中NIO House 176家。这些牛屋大多位于中国超大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如北京王府井、上海中心大厦一层等。然而,这种昂贵的支出是否适合蔚来当前的财务状况,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车主梁博表示,牛屋的工作人员服务一流,但过于松弛的气质让他觉得割裂。与外面的咖啡奶茶店相比,牛屋的客流量实在算不上什么强度。他怀疑这些员工离开牛屋之后还能否适应别的工作。
业内曾调侃,NIO Space负责赚钱养家,NIO House负责貌美如花。然而,一些蔚来股东却对此表示不满。一位车主表示,他几年前出差北京时看到诺大的NIO House没什么人,还摆着几台没人用的Mac电脑,作为股东看这样花钱真的心疼。回来后他就清空了蔚来股票。
与李斌的情怀和豪爽相比,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则显得更为务实。他为了实现成本节约,直接把“理想智造”的品牌名精简成了“理想”,理由是可以节省两个字的物料费用。
然而,李斌似乎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蔚来十周年内部信中,他重提“初心”——每次回归初心,都能帮蔚来走出困境。建设昂贵的服务体系,初心是为了用户体验;但如今,用户更关心的是蔚来能否健康地活下去。
在车型越来越多、销量却未见增长的情况下,蔚来依然坚持品牌扩张和出海战略。这被一些车主视为一步“险招”。乐道和萤火虫两个子品牌的推出,需要另外搭建一套销售体系和融资体系,品牌、产品、渠道、换电都需要烧钱。如果没有销量支撑,该如何维持运转?
而出海战略则更要让人捏一把汗。蔚来把出海首战选在了欧洲——一个汽车工业发达、高端品牌争夺激烈的区域。然而,据咨询机构JATO数据,蔚来2023年在欧洲市场销量总和仅有2399辆。销量不亮眼,销售成本却没少花。
一位远在丹麦的蔚来车友Nick表示,蔚来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Nio House从未开放过,装修一年后就被改为了体验中心,开到了偏远的高速公路旁。在丹麦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起蔚来的欧洲扩张野心。
即便是在国内,蔚来的管理效率也受到了质疑。过去,换电是蔚来执行力超强的部门。然而,2023年底喊出的“建设千座换电站”口号,截至今年11月进度却不足50%。李斌也因此被扣上了“言而无信”的帽子。
面对困境,车主们比李斌更为务实。他们主动提出牺牲自己的权益,以换取蔚来的生存。比如,作为可享受终身免费换电的第一代车主,有车主呼吁可以取消无限次换电;也有车主表示,牛屋并不是必需品,考虑到蔚来现状,可以关闭一些。
然而,风暴眼中的李斌能否尽快从自我感动中清醒过来,仍是未知数。人们希望幸运之神能眷顾他,但市场的残酷却不容许任何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