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悄然降临,这个季节似乎并未如大多数人所期望的那样,带来温暖的消费热潮。相反,对于许多生物而言,冬季是蛰伏与储备能量的时期,即便是拥有各式御寒工具的人类,也倾向于减少外出活动。
为了提振冬季的消费市场,众多餐厅纷纷推出了适应寒冷季节的菜品和服务,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餐厅的堂食业务并未因此显著升温。更令人惊讶的是,外卖平台的订单量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冬季的时间跨度较长,从10月至次年的2月或3月(华南地区除外),这段时间内,由于餐饮食品多以热食为主,许多品类的销量并未因季节变化而产生显著差异。例如,兰州拉面在冬季和夏季的销量基本保持稳定,唯一的变量可能来自于季节变化带来的客流量波动,而非餐饮消费体验本身。
在餐饮市场中,冬季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冷饮品类,如茶饮店、咖啡馆和酒吧等。这些场所通常在夏季表现出色,因为夏季的炎热天气为冷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销售环境。然而,在冬季,它们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弥补季节带来的劣势。
问题在于,消费者在夏季因为需要冷饮而购买加冰的茶饮、咖啡和酒饮,但在冬季,他们很少会因为想喝热饮而主动光顾这些场所。毕竟,消费者在家中也能轻松制作热茶、热咖啡和热酒饮。这意味着,仅仅将冷饮改为热饮,可能并不足以显著提升经营业绩。
冷饮和热饮在消费者心中的感知逻辑截然不同。在夏季,人体处于高温和缺水的状态,此时饮用冷饮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带来降温的舒适感。当这种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正向激素,使人感到愉悦。然而,在冬季,人体排斥低温,更倾向于通过衣物和暖气来保持体温,因此热饮带来的正向刺激大大减少。
从消费体验和价值需求来看,热饮的吸引力远不及冷饮。在夏季,冷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价值是巨大的,而在冬季,尽管热饮对消费者有一定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与冷饮在夏季的吸引力相比,显然是不对等的。因此,试图在冬季通过推出热饮来吸引顾客,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热饮之所以难以销售,一个关键原因是其口感可能并不如冷饮那样令人愉悦。中国传统上提倡“多喝热水”,但这种建议并未被广泛接受,主要是因为热水违背了生物本能和生理常识。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并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因为成本太高),而且热还意味着烫和危险。相比之下,冷饮可以畅快饮用(尽管可能会引发胃痛),而热饮则需要小口品尝(以免烫伤)。
茶和咖啡作为热饮的代表,最初是以药用形式进入人们视野的。茶叶在神农尝百草中毒后被发现能解毒,《本草拾遗》更是将茶誉为万药之药。咖啡则在中世纪前后被加入盐、香料等煮成类似汤水的饮品,当地人认为它能提神甚至壮阳。然而,即使到了现代,热饮的创新仍然有限,大多只是简单的加热处理。
在新茶饮领域,尽管近年来一些品牌开始重视热饮的季节性需求,但创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品牌只是将部分产品加热处理,并未形成统一的热饮逻辑。与冷饮相比,热饮的创新显得匮乏且缺乏吸引力。
从餐厅到茶饮店、咖啡馆再到酒吧及零售领域,热饮的创新都显得不足。这既与整个供应链对热饮的重视度不高有关,也反映了热饮创新本身的难度。更重要的是,热饮并不能像冷饮那样在冬季成为救市利器。在冬季,尽管热饮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口感不如冷饮畅快且保温成本较高,因此难以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一些饮品店尝试通过推出热饮和热食的组合来吸引顾客,但效果并不显著。例如,在学校门口卖热奶茶的生意可能还不如卖烤红薯的。这并非小吃“曲线救国”,而是热饮在冬季消费低迷的真实写照。
面对冬季的挑战,许多饮品店的老板们感到困惑。热饮创新不仅必要性不高,而且获客价值也有限。如何在冬季保持业务稳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