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产销量将轻松突破1200万辆大关。与此同时,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作为新车型上市前的重要环节,高寒测试在这个冬季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内蒙古牙克石的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30款主流新能源汽车正接受着严苛的测试考验。据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测试更加注重贴近消费者的实际用车场景,通过权威、严谨的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冬测负责人赵博文表示,本次测试涵盖了舒适性、动力性等九大维度,共设计了13个测试科目,这些科目都是根据消费者在冰雪环境下使用场景总结出来的。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在高寒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新能源汽车在高寒测试中的占比正在逐年提升。据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李景升介绍,十年前进行冬季测试的新能源汽车寥寥无几,但从2020年开始,这里的新能源汽车测试数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到去年,测试的一千台试验车中,有八百台是新能源车,占比高达80%。从2020年到2023年,每年增长的比例都在50%以上,今年新能源车的测试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由于新能源汽车以电驱动为主,在高寒环境下,动力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会减缓,导致续航里程降低。因此,低温续航是高寒测试中的重点之一。测试车辆充满电后,先在低温环境下静置一晚,第二天在高速雪环道内按照预定的工况持续行驶,直至电量降低至限值后,计算出行驶的里程。通过比较低温续驶里程和常温续航值,可以评估电池在高寒环境下的性能保持率。
专家表示,在高寒环境下,电池的电解液黏稠度增加,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能耗增加,续航里程降低是难以避免的。但从行业平均数据来看,在-7℃时,电池的续驶里程保持率大概在60%,-20℃时保持在40%左右,且测试的数值有逐年向好的趋势。
为了提升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新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加大。相关工程师告诉记者,现在车辆不仅增加了保温材料,还通过集成控制系统优化热源分配。蔚来驾驶性能开发工程师窦炜表示,他们公司的二代车型在高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达成率比上一代车型有了明显提升,保守估计提升可能在5%左右,最好情况下甚至能达到10%。
充电稳定性也是高寒测试的重点之一。随着充电技术的迭代,测试中心新建了一批480伏超级充电桩以及各国标准的充电桩。专家表示,在低温环境下,由于电池的化学特性不活跃,充电速度会较慢,因此采用新技术对充电桩进行保温十分重要。华为数字能源技术专家朱侯湘表示,传统的充电桩采用风冷模式,在极寒环境下使用全液冷模式,通过液体的流动保持设备温度,即使在-30℃的环境中也能保证充电的稳定性。
除了低温续航和低温充电外,消费者还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系统等内容。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技术推广工程师于德旭表示,他们采用了智能空调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结合车速、空气湿度、光照和乘员数量进行智能调节,使热管理的能耗降低40%。检测机构也在通过新的装备提升测试技术水平,如中汽中心自主研制的中国体征热舒适假人,可以通过50个点位采集200多个数据,综合评价车辆的座舱热舒适性。
中汽冬测负责人赵博文表示,未来的高寒测试将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装备,更加贴近消费者实际用车的情况。例如,在本次测试中,他们推出了冰雪路面的智能泊车考验项目,以评估智能车辆在大雪覆盖后的停车场中能否识别出雪堆并进行正确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