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场由新兴势力与经典豪强之间的较量正愈演愈烈。小米汽车,凭借单一车型SU7的惊人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迅速在业界崭露头角。而其设计灵感源头的保时捷,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保时捷首席财务官麦思格在第三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坦言,面对客户需求的减少和销量的下滑,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已成为保时捷的当务之急。这一表态,无疑揭示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正遭遇的困境。
与小米汽车的强劲势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正急剧下滑。据统计,今年1至9月,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仅为4.33万辆,同比大幅下降29%。其中,保时捷帕拉梅拉和Taycan的跌幅尤为惊人,分别达到了20%和50%。小米汽车,被戏称为“米时捷”,其市场影响力已不容忽视。
小米汽车不仅在价格上占据优势,更在市场扩张上展现出惊人的速度。据悉,小米SU7 Ultra汽车的预售价已定为80多万元,并计划于2025年3月正式亮相。雷军透露,该款车型在短短10分钟内就收获了3680辆的小订订单。而保时捷则不得不缩减经销商规模,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度变革,正悄然改变着消费者的购车习惯和经销商的生存状态。去年,退网经销商数量达到3273家,但新增经销商数量同样可观,达到3458家。在这场变革中,经销商们不仅面临着油、电转化的转型压力,更需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些曾经的豪华车经销商也开始寻求转型。例如,北京华阳奥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曾是一汽奥迪在华的“顶流”经销商,如今已不再进行一汽奥迪品牌的经销业务,而是转投问界品牌,门店已更换为“AITO”标识。对于保时捷而言,主动优化经销商网络,或许比被动应对更为明智。
在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汽车品牌主动优化渠道成为明智之举。据汽车流通领域的资深高管透露,销量下滑时,汽车品牌往往会主动减少一部分网络,保留那些营业能力强、服务品质高的经销商。而那些经常触碰厂家红线、被消费者投诉的经销商,则可能会被要求退网。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经销商的健康发展,更能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对于那些态度不佳的门店,消费者往往不会选择二次光顾。因此,汽车品牌优化渠道、提升服务品质,已成为赢得市场的关键。
在中国汽车市场,小米汽车与保时捷的较量仍在继续。这场较量,不仅关乎销量和市场份额,更关乎品牌形象和服务品质的较量。谁能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谁就能在这场较量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