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这家曾经被誉为造车新势力“一哥”的企业,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IPO大门前徘徊的哪吒,其命运似乎悬于一线,而这一切的转折点,或许从CEO张勇的离职开始。
张勇,这位曾以高薪著称的哪吒汽车掌舵人,在任职七年后,于12月6日正式卸任CEO一职,转而担任公司顾问。这一变动,伴随着其个人微博账号的停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猜测。随后,哪吒汽车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交车困难、拖欠工资、降薪裁员……一时间,哪吒汽车似乎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根据哪吒汽车的招股说明书,自2017年起,公司共进行了十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00亿元。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巨额的资金支持下,哪吒汽车在2021至2023年间的累计亏损仍然高达184亿元。这一数据,无疑为哪吒汽车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销量方面,哪吒汽车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今年11月,哪吒汽车的零售销量仅为1500辆,10月和11月的累计销量也不过7500辆,这一成绩甚至不如9月单月的交付量。曾经的新势力“一哥”,如今却陷入了销量低迷的困境。
张勇的离职,以及随后的一系列问题,让哪吒汽车的创始人方运舟不得不走到台前。在兼任CEO后,方运舟在一封全员信中坦诚地承认了公司发展陷入的困境,并明确表示将全力以赴实现IPO。他立下目标:哪吒汽车将在2025年内实现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哪吒汽车面临的挑战可谓艰巨。在国内市场,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凭借低价走量的策略,已经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而哪吒汽车在没有低价走量建立的基础下,盲目追求品牌向上,导致其在市场上处于尴尬的位置。
为了寻求突破,哪吒汽车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目前,哪吒汽车已在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建厂,东南亚成为其“哪吒闹海”的大本营。然而,东南亚国家并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构成了限制。因此,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在方运舟看来,哪吒汽车的出路在于造消费者需要的爆款,并在国内适度竞争的同时,放眼海外,努力打造几款全球热卖车型。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并非易事。哪吒汽车需要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做出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如今,哪吒汽车的IPO之路已经成为其“续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即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哪吒汽车也需要足够出色的业绩表现来支撑其股价。毕竟,资本市场永远都是在逐利,一家无利可图的公司,很难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对于方运舟和哪吒汽车来说,尽快重新找准产品定位、回归“平权”、拿出有说服力的市场表现,才是成功“续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