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车新势力极越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先是网络上流传出极越大规模裁员的传闻,甚至指出其首席财务官已离职、首席执行官移民新加坡、首席运营官转投其他公司。对此,极越法务部迅速回应,称公司目前运营状况一切正常。
然而,风波并未平息,紧接着又有媒体报道称极越拖欠传播款项36万元,且经多次催款仍未支付。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极越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舆论压力下,极越首席执行官夏一平在内部信中透露,公司将削减无法短期内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并号召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当前的困难。信中流露出的决心与坚韧,似乎预示着极越正在寻求突破。
事实上,自极越创立以来,便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极越07正式发布前,夏一平在参加发布会时曾感慨,当前创业的难度远超摩拜时期,至少是10倍之差。这一说法并非卖惨,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感受。
今年8月,极越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2000台,虽然这一数据在其他车企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极越而言,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夏一平在采访中谈及这一成绩时,激动得当场落泪,他后来解释说,那并非为了博取流量,而是当时情绪的自然流露。
夏一平对极越的执着与努力,不仅体现在言语中,更体现在行动上。9月底,他亲自上阵,进行了一场长达18个小时的真实路况续航直播,打破了车企CEO持续直播的时长纪录。在这场直播中,他从头坚持到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极越人的不易与坚持。
然而,即便夏一平如此拼命,极越的市场表现却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崛起。极越01上市后,月销量长期徘徊在三位数,而备受期待的极越07,月销量也仅有两千台左右。与之相比,几乎同时入局的小米汽车,已经稳坐月交付两万台的宝座,开始向三万台发起冲击。
极越的困境,与其出身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百度、吉利和宁德时代三大巨头合力打造的新势力品牌,极越曾被视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最强富二代。然而,如今的市场表现却与其身份不太对等。
百度造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试水的意味。与小米破釜沉舟的造车态度相比,百度显得更为谨慎。李彦宏曾表示,造车的门槛稍高,需要生产资质等条件,比较麻烦。因此,百度选择了与吉利合作,希望借助吉利的造车经验和生产线,减少试错成本。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也为极越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百度对吉利的依赖程度较高,新车完全基于吉利浩瀚SEA平台架构打造,后续的生产制造也更多由吉利主导。百度则专注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落地,选择了一条相对轻松的捷径。相比之下,小米坚持全栈自研和自建工厂,决心和魄力更为显著。
极越与小米之间的恩怨情仇,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极越员工购买小米汽车被辞退、极越公关负责人炮轰小米等事件,都显示出极越对小米的不满与嫉妒。然而,质疑与理解最终都化为了极越学习小米的动力。
夏一平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变,亲自带队营销和销售团队,提出“卖体验而不是卖硬件”的全新销售方针。他积极学习雷军,亲自下场进行直播和拍视频,试图通过营销变革来提振极越的品牌形象。
然而,个人的努力在市场大潮中显得微乎其微。极越仍然需要一款能够将其拉出困境的爆款车型。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加速淘汰,极越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百度是否继续坚定造车之路,吉利对极越的态度又会如何变化,这些都将成为决定极越命运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