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极越汽车陨落:造车赛道深度洗牌,下一个会是谁?

   时间:2024-12-13 14:14:19 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冬季的寒风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电动汽车制造这一看似热闹的领域,实则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剧变。哪吒汽车CEO张勇离职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极越汽车突然宣布解散的消息,再次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极越汽车,这个曾受到百度与吉利汽车双重加持的企业,终究未能逃脱这个严冬的考验。当极越汽车CEO夏一平站在那句“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一个极越人的名字”的标语下,面对员工的质询时,场景显得尤为讽刺。

极越汽车的崩溃,并非毫无预兆。据报道,新能源汽车品牌极越因拖欠传播供应商36万元款项,并在多次催款后仍未支付,最终导致了这一结局。Tech星球的微博曝光了这一事件后,第二天极越汽车便宣布解散,并着手处理员工赔偿事宜。

然而,极越汽车的落幕,却令人感到意外。从市场反馈和融资情况来看,它本不应成为这个冬天倒下的企业。但如果将极越汽车的命运置于整个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大背景下,与威马汽车、高合汽车乃至更早的恒大汽车相比较,便会发现极越汽车的倒闭并非偶然,而是造车行业深度洗牌期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造车赛道的洗牌早已开始,但今年的洗牌更为深入和彻底。如果说以往的洗牌主要集中在尾部玩家,那么如今的洗牌已经波及到了腰部及以上的企业。极越汽车作为造车赛道中的一份子,在这场洗牌中倒下,并不令人意外。

关于极越汽车的失败,有人归咎于其战略打法不够完备,也有人认为与其CEO夏一平试图模仿雷军打造个人IP失利有关。然而,这些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却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如今的造车赛道,早已告别了PPT造车和单纯依赖概念、营销以及资本输血的时代。极越汽车等玩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如何用技术和产品的附加值赢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从产品层面来看,造车企业开始推出成系列、成体系的产品,以覆盖不同人群,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从技术层面来看,造车赛道的竞争已经超越了石化能源和电气能源的范畴,进入了以物联网、AI为主导的全新阶段。极越汽车若仅停留在能源驱动方式的差异和互联网技术的定义上,显然无法跟上当前的技术竞争节奏。

造车赛道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向生态、技术和产品的综合性竞争。极越汽车在构建自身造车生态圈和提升附加值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头部造车企业正在通过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打通,来推动造车行业的根本性变革。

战略上的失焦,则是极越汽车走向败局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极越汽车将战略重点放在了营销上,却忽视了产品和造车的本质。从造车概念诞生之初,就伴随着“互联网造车”的标签。然而,即便将互联网模式和方法应用于造车领域,造车的本质依然在于造车本身,而非互联网。极越汽车试图通过打造CEO个人IP和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自我造血,但这种战略依然将重心放在了互联网上,而非造车本身。

极越汽车的失败,实际上是对造车概念和内涵的误解,导致了战略上的失焦。当极越汽车无法在产品上取得突破,而将战略发展的重点仅放在互联网上时,其发展必然陷入困境。造车并非简单的“互联网造车”,更不是“互联网+”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汽车产业的迭代和升级。如果仅用互联网的概念和思维来造车,不仅无法造出真正的汽车,还会错失造车赛道的新机遇。

随着极越汽车的倒下,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将持续上演。下一个倒下的企业会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正隐藏在造车行业深度洗牌的浪潮之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