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300亿规模的承兴系诈骗案余波再度掀起波澜,引发了市场与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该案的核心人物罗静,在2024年初已被终审判处无期徒刑,但其背后的复杂金融纠葛却远未结束。
回溯案件,从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由罗静实际控制的中诚公司、承兴公司、康安公司等承兴系企业,利用与苏宁、京东的供应链贸易背景,通过私刻印章、伪造合同等手段,虚构应收账款债权,并以此向湘财证券、云南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融资。
随着罗静被判无期徒刑,这场旷日持久的诈骗案似乎应该尘埃落定。然而,受害金融机构间的法律纠纷却愈演愈烈。尤其是湘财证券,被部分媒体指称为罗静的“同谋”,使得该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12月3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湘财证券与云南信托之间的诉讼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要求中诚公司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云南信托支付共计3.429亿元的回购价款及相应利息,同时,湘财证券需对中诚公司的上述债务承担56%的补充责任。
面对这一判决,湘财证券迅速表态不服,并计划提起上诉。公司坚称,在罗静案中,刑事判决书从未认定湘财证券或其工作人员参与合同诈骗,也未发现与中诚公司和罗静有任何串通合谋的行为。湘财证券强调,自己仅是作为代销机构,已充分履行了适当性义务,不存在重大过错。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诈骗案中,京东同样因被伪造合同而无辜受累。不过,经过多轮诉讼,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在2024年8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了一审结果,认定京东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随着湘财证券计划上诉,这场涉及巨额资金、复杂法律关系的诈骗案余波,或将再次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