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大门外徘徊已久的赛目科技,近日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主板挂牌上市,并由光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这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再次踏上了寻求资本支持的征途。
赛目科技主要从事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所谓ICV,是指配备了先进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并整合了先进通信及网络技术的汽车。尽管赛目科技身处自动驾驶这一热门领域,但其发展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回顾历史,赛目科技的上市之路颇为曲折。早在2022年12月,公司就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但遗憾的是,申请资料在6个月后失效。此后,在2023年10月31日和2024年5月29日,赛目科技又两次递交申请,却依然未能成功上市。而此次,公司能否如愿以偿,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尽管上市之路充满坎坷,赛目科技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赛目科技在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中是最大的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3%。同时,在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中,其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9%。
赛目科技的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研发的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 Pro,以及用于ICV的FuSa及SOTIF分析工具Safety Pro。这两大核心技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Sim Pro专注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测试,而目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还处在L2量产阶段,市场尚需进一步培育。
在股权结构方面,赛目科技的管理团队通过空格科技全资持股拥有公司30.2%的股份,其中董事会主席胡大林持有空格科技约64.1%的股份。赛迪集团持股28.1%,北京梆梆持股2.9%。A轮投资者合计持股14.1%,A+轮投资者合计持股5.6%。这样的股权结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赛目科技却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虽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率却持续下降。公司在报告期内还出现了上半年亏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交付的项目及录入的收入普遍高于上半年,而上半年产生的收益和收入未能弥补该期间产生的成本开支。
除了盈利能力存疑外,赛目科技还面临客户集中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较高,且第一大客户频繁变动。这说明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并不稳定,也导致公司的收入出现波动性,增加了经营风险。同时,公司还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慢的问题,若这些款项没有准时结清或产生大幅减值,将对公司的业绩表现、流动性以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在供应链端,赛目科技也面临供应商高度集中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较高,且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更是居高不下。这增加了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若供应商出现问题,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赛目科技身处自动驾驶这一热门领域,且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核心技术,但公司在上市之路、盈利能力、客户集中度以及供应链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公司能否克服这些挑战,实现稳健发展,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