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造车新势力极越汽车被推至风口浪尖,其经营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先是遭遇自媒体公开讨债,随后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包括拖欠员工薪资、公司疑似解散、CEO被员工围堵以及高层涉嫌贪腐等。尽管背后有百度和吉利两大巨头作为支撑,但极越汽车的困境依旧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也深陷泥潭。公司不仅面临欠薪、裁员、交付困难以及供应商追债等多重问题,还经历了高层人事地震,张勇卸任CEO,转任公司顾问,由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CEO。这两家曾经的行业新星,如今都站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但烧钱的同时,自我造血能力却成为了许多新势力难以跨越的障碍。近年来,整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洗牌加速,一大批造车新势力面临出局的风险。在极越和哪吒之前,恒大汽车、高合汽车已经破产;去年,威马、奇点、爱驰、前途等也相继倒下。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昔日估值高达500亿元的独角兽柔宇科技,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估值150亿元的GPU公司象帝先也原地解散,令人唏嘘不已。放眼全球,近年来千亿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停业、破产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例如,欧洲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印度教育巨头Byju's、美国崛起最快的独角兽之一Thrasio等,都纷纷倒下。
独角兽企业的衰败并非个例。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453家,但其中约有79家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从榜单上消失。这些消失的独角兽中,有多少是破产倒闭的,尚无确切数据。但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2024年和2023年,宣布破产或停止运营的独角兽超过20家。
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倒下,绝大多数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最终“失血而亡”。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报告指出,自2021年以来,有400多家独角兽公司未能融到新的资金。Crunchbase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全球独角兽公司的融资额大幅下降,仅为2021年市场高峰期的四分之一。最新陷入困境的极越汽车,甚至连36万元的欠款都无法支付。
独角兽企业的衰败,不仅让投资方损失惨重,也让员工、用户和供应商深受其害。极越汽车员工被拖欠薪资和社保,直播间员工在直播中突然接到解聘通知;柔宇科技员工为讨回被拖欠的工资四处奔波;ofo破产多年,用户的押金至今仍未退还。这些事件都暴露出独角兽企业倒闭后,相关利益方所面临的困境。
独角兽企业的衰败,也引发了人们对创投行业的深刻反思。在创投行业的黄金时代,基金数量激增,募资总额攀升,独角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创投行业遭遇了致命寒冬。募资变难,IPO市场遇冷,前期投入到一级市场的天量资金无法退出,最终导致独角兽估值泡沫破裂。
创投行业的兴衰,不仅影响着独角兽企业的命运,也牵动着整个经济生态的脉搏。如今,随着独角兽企业的纷纷倒下,创投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如何重塑创投行业的生态,提升独角兽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将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