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来袭,电车能否独步江湖?答案没那么简单!

   时间:2024-12-16 13:03: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本田公司宣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固态电池的广泛关注。不仅科技爱好者对此津津乐道,就连家中的长辈也开始询问这一新技术。鉴于此,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固态电池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针对那些对技术术语不太感兴趣的朋友们。

首先,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电解液的状态。传统锂电池使用的是液态电解液,而固态电池则将其替换为固态物质。这一变革带来了诸多优势,比如解决了锂电池在受到撞击时可能发生的爆炸问题,提高了能量密度,减轻了电池的重量,同时改善了充电速度和低温性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然而,尽管固态电池具有诸多优点,但目前仍未能普及。原因在于,固态电池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生产难度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尽管近年来有关固态电池量产的消息不断传出,但真正的全固态电池距离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厂家推出的过渡产品“半固态电池”也未能完全解决量产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表仍不确定,预计最早也要到2026年之后。

从市场角度来看,固态电池的价格也是影响其普及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固态电池的成本大幅降低,达到与传统锂电池相近的水平时,才能对消费者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否则,高昂的价格将成为阻碍其普及的重要障碍。这一过程预计也需要数年时间。

关于固态电池是否能让电动车一统车市的问题,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尽管装备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将比现有产品更强大,能够解决许多消费者的担忧,但电动车完全取代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于大多数只有一辆车的中国家庭来说,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仍然存在。这种焦虑源于心理安全感的缺乏,并非单纯依靠增加续航里程和建设更多充电站就能解决。

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中国品牌与日本企业相比并不逊色。尽管日本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较早,拥有较多专利,但中国国内汽车和电池厂家也在积极投入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的内卷程度无人能及,这将成为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固态电池技术的竞争中,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与日本企业一较高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