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再次引发广泛关注。百度与吉利共同投资的极越汽车传出解散消息,双方对此事的冷漠态度,似乎预示着资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耐心已接近极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潮逐渐降温。根据来觅PEVC数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含自动驾驶)融资案例虽同比增长2.4%,达到511起,但已披露的总融资金额却同比减少了44.2%,仅为748.7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难的现实。
今年年初,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特别是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尽管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享受到规模化效应红利的仅有比亚迪、特斯拉等少数头部企业。多数新能源车企仍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利润问题愈发凸显。
极越汽车的困境正是这一现象的缩影。据报道,百度在尽职调查后发现极越存在高达70亿的财务窟窿,决定不再继续投资。这一决定导致极越汽车陷入融资难、盈利难的双重困境。百度选择止损,而极越则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极越汽车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投资方的决策愈发趋向保守。企业需要拿出新的盈利故事来吸引资本,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市场或有7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面临关停或并转。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已经发出了价格战的信号,要求供应商降价10%,以扩大价格战的空间。这一举动预示着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将更加激烈。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车企都陷入困境。蔚来汽车虽然连续8年亏损,累计亏损达到972亿元,但其背后的换电模式仍具有想象力,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这表明,对于尚未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继续讲述有吸引力的盈利故事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淘汰边缘的车企要么寻求新的资金支持,要么探索创新的盈利模式。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将充满挑战,大部分尚未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