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极越汽车闪崩背后:人祸还是管理失控?

   时间:2024-12-17 19:16: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颗新星——极越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极越汽车供应商联合声明》揭示了其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极越汽车已拖欠各供应商款项近20亿元,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事实上,极越汽车的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今年11月,社交媒体上就曾传出集度(极越汽车前身)裁员40%、CFO离职的消息,尽管当时极越汽车法务部迅速辟谣,但这一风波似乎已预示着不祥之兆。紧接着,在12月12日,极越汽车突然陷入停摆状态,CEO夏一平在上海总部被员工围堵,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谈判。

在谈判中,极越公共事务的一位负责人透露,早在9月份,公司就曾计划裁员1500人,但因资金不足而未能实施。他坦言,管理层早已发现公司存在的隐患。那么,为何在明知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极越汽车仍选择加速扩张?

回顾今年年初,极越01上市近半年,销量却仍在百余辆左右徘徊。一位极越高层回忆,当时极越01的市场费用高昂,公司现金流已难以支撑到10月。然而,极越并未因此放缓线下门店的扩张步伐,资金压力转而落在了其两大股东——百度与吉利身上。

据悉,董事会曾对极越的销量表示不满,要求夏一平签署军令状,若5月份销量未能达到一千辆,则夏一平将离职。在各类优惠与促销政策的推动下,极越5月份的终端销量勉强达到1001辆,暂时过关。然而,这并未改变极越汽车的根本困境。

自7月份开始,极越汽车的销量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表面的繁荣却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极越犹如一辆失控的汽车,加速冲向悬崖。在宣布“原地解散”后,夏一平仍坚称公司财务没有问题,但这一说法已难以取信于员工。

今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夏一平在接受采访时情绪失控,坦言公司创立以来的艰辛。然而,他并未听取财务团队的预警,继续推进无序扩张。极越汽车不仅人员规模从3000人扩充到5000人,还计划在2024年开设250家以上线下门店。在闪崩前一个月,极越还新增了11家新店,线下门店数量已达140家。

极越汽车的销量提振主要依靠终端价格的大幅优惠。今年10月,极越01焕新版升级了碳化硅电机,而老款则进行了长时间的“清库存”处理。有员工透露,有的地方甚至将展车贱卖。

夏一平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打造独特品牌,但他的一系列营销动作却带有强烈的模仿痕迹。有报道称,李彦宏曾对夏一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懂车、懂互联网、有创业经验。然而,从夏一平的过往履历来看,他并非汽车行业的内行。极越汽车内部员工透露,夏一平对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带有偏见,导致管理层缺乏真正懂汽车行业的人才。

在公司闪崩前,CFO刘吉宁已主动离职。有报道称,他并非卷钱跑路,而是因战略失误而选择离开。极越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在公司决定不研发新车后,整车工程负责人王勇也很少出现在公司。极越汽车的闪崩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有报道称,极越汽车闪崩的主要原因在于百度撤资。百度撤资的原因在于发现极越汽车存在高达几十亿元的财务窟窿。百度集团副总裁王云鹏表示,百度将负责极越汽车的智驾和地图导航技术保障。然而,这一系统的维护成本每年至少要几千万元。

夏一平反思称,自己在战略上的失误在于没有预见到资金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有报道称,在今年8月的董事会上,股东双方已讨论了百度是否继续投资的问题,但百度高管并未明确表态。而在2023年年底,极越汽车已向百度提报了预计2024年70亿元的亏损。

极越汽车的一位高层透露,公司一个月的工资开销约1.6亿元,但账上却连两三亿现金都没有。股东双方对极越的财务状况都是知情的。吉利之所以愿意继续合作,是认为百度会兜底。然而,在极越汽车暴雷前,夏一平曾动用多方力量向李彦宏施压,希望百度能继续投资,但李彦宏并未表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