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越汽车“倒闭”风波再度迎来戏剧性反转,从先前的“就地解散”传闻,到如今竟“奇迹般复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网络上纷纷猜测,这一系列举动是否为极越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
据相关消息,13日,部分极越门店销售人员接到了复工通知,并被要求重返工作岗位。然而,极越CEO夏一平迅速出面澄清,指出目前一线门店并未全面复工复产,员工返岗仅是为了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需求,具体措施包括保留大约200名销售人员在门店值守。
从极越的两大股东态度来看,极越退出造车舞台似乎已成定局。16日凌晨,夏一平在朋友圈发布长文,回应近期关于极越及其本人的传言。他坦言作为CEO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但承诺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好员工、用户和供应商的问题。
夏一平在回应中对于极越的未来去向,言辞间透露出微妙的信号:“如果有机会,我将承担起所有责任,弥补过去的失误,带领公司重回正轨。”此言一出,不禁让人好奇,在极越这场风波中,夏一平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员工眼中,他是事件的直接负责人,是大家急于讨说法的人;在股东眼中,他并非一个合格的CEO,拒绝投资便是最直接的证明;而在夏一平自己眼中,他则是一位真正的创业者,而非职业经理人。
夏一平在反思极越爆雷事件时,坦诚地指出了自己在管理、用人、战略等多方面的不足。在管理上,他承认过于注重细节和微观管理,抑制了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忽视了同事的善意提醒,错失了纠正问题的机会。
在用人方面,夏一平深知自己存在诸多缺陷。他指出,在某些关键岗位上,未能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导致团队难以胜任核心任务。频繁的人事变动使得公司内部耗损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他还提到了自己在营销上的执念,作为CEO,本应专注于融资和战略规划,却亲自下场操盘营销体系,分散了过多精力。
在战略层面,夏一平承认未能高瞻远瞩,为企业寻找持续的资金支持。由于前期资金获取过于顺利,他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导致在花钱方面大手大脚。此前有报道称,夏一平有着极深的“独立”情结,从极越成立之初便坚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运营模式,甚至放弃了吉利良好的造车基础,选择自行采购适配零部件,这无疑增加了人员和技术成本。
例如,今年8月发布的极越07,夏一平曾高调宣布,为优化整车比例,将A柱向后移了65mm,为此耗资高达3亿元。然而,这样的细节调整并未能打动消费者,反而因三电系统、智驾系统等关键领域缺乏优势,而未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极越汽车虽然开局便获得了业内顶级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但最终却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夏一平反思称,作为首次担任CEO的他,虽然追求完美,但却忽视了自身的短板。网友对此纷纷评论:“你的短板都是作为一名CEO最基础的要素”,“有时间写长文不如想想怎么收拾烂摊子”。
如今,极越爆雷事件已基本尘埃落定。回顾整个事件,不禁让人感叹,一位不合格的领导者,往往会拖累整个团队。极越这个原本拥有无限潜力的品牌,最终却走向了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