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极越汽车即将解散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极越二手车价格暴跌至两三万元的传言。这一价格,相较于新车指导价,几乎仅为十分之一,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位北京的二手车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并不会收购极越的汽车。一方面,极越的市场认知度较低,不仅消费者对其了解有限,就连二手车商也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尽管极越新车定价较高,但受舆论和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二手车商的出价很难满足车主的心理预期。这位车商坦言,最多只能给出新车价的三折,否则将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
以24款的极越01 Max性能版为例,新车指导价为30.99万元,二手车估价大约在10万元左右。然而,这样的价格让许多车主难以接受,他们表示宁愿将车作为废铁处理,也不愿低价出售。二手车商则认为,收购极越的汽车风险太大,不愿也不敢涉足。
尽管极越在二手车市场备受冷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贱卖。目前,极越在二手车市场上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在不同的二手平台上,极越旗下二手车的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上,虽然根据地区、车况、年限和车型的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但并未出现两三万元就能购买的极端情况。
不过,也有一些平台标出了极低的价格,但其中不乏套路。有的卖家会引导买家脱离平台私下交易,有的则打着卖车的旗号行租车之实,以此赚取流量。目前,一台极越01 Max一天的租金高达1500元,这一价格并不便宜,目标人群主要是那些想要借助极越热度炒作的“互联网个体”。
对于“2万买极越”的说法,明眼人都清楚这并不属实。但如果价格确实足够低,那么持币观望的捡漏爱好者或许会蠢蠢欲动。在他们看来,即使智驾功能无法使用,极越也仍然是一辆普通的汽车,总比一些低端车型要强得多。
在极越事件后,车主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无外乎车辆能否正常行驶、智驾功能是否可用以及售后服务如何解决等。对此,百度和吉利已经出面“兜底”,承诺将为极越汽车的智驾技术和售后服务提供保障。然而,这一事件已经严重损害了外界对品牌的信任度,只有那些想要捡漏的人还在默默等待时机。
事实上,极越并非第一个面临困境的新势力品牌。此前,威马、高合等品牌也已经被市场淘汰。这些品牌在二手车市场上同样举步维艰,大多只能以3-4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出售。二手车商在收购这些品牌的汽车时,已经失去了议价权。
从整个新能源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车普遍呈现出“低保值率+高换手率”的特点。根据瓜子二手车平台的数据,新能源二手车在三年后的折价普遍超过一半,而大部分燃油车型的三年保值率仍然在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换车周期也远低于燃油车,前者一般为3-5年,后者则大致在6-8年左右。
在纯电动车型一年保值率榜单中,特斯拉Model X、Model S以及蔚来ET5T分别排名前三,保值率分别为81.9%、77.4%和75%。小米SU7的保值率也被评估为90%以上。而在插混/增程车型一年保值率榜单中,能进入前十名的新势力品牌仅有理想L7、L8、L9三款车型。这表明,即使是正常运营的新势力品牌,在二手车市场上的接受度也未必更好,而那些面临经营困难、销量增长乏力的品牌则更加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