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近期推出了名为“云迹平台”的智能轨迹数据计算服务平台,标志着其正式迈入AI时代的交通安全管理新纪元。该平台专为货运公司及司机设计,提供车路和车车间预警服务,旨在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作为国内知名的导航应用,高德地图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其业务范围涵盖出行、生活和车主服务等多个领域。然而,高德地图长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将庞大的流量有效转化为盈利。因此,公司被外界认为业务多元化但不够精进。
今年,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业务上遭遇了一系列负面新闻,凸显了其在运营管理上的短板。尽管高德地图重启了顺风车业务,希望能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哈啰、嘀嗒等平台中脱颖而出,同时确保乘车安全和服务质量,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高德地图的发展历程,其早期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作,提供导航系统服务起家。2013年,高德地图获得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随后被全资收购,成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一部分。如今,高德地图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出行服务(驾车、打车)、生活服务(美食、酒店)及车主服务(加油、充电、洗美修养)等多个领域。
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高德地图的盈利模式包括技术调用和升级服务费、第三方广告费、车企合作费、本地商家竞价费以及聚合打车的佣金抽成等六种方式。然而,尽管业务众多,高德地图的盈利能力依然较弱,外界对其的印象是业务多元化但缺乏深度。
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8.45亿,超越了抖音,仅次于微信、淘宝和支付宝。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高德地图在流量变现方面依然面临困境。一方面,用户使用高德地图的目的明确且即时性强,导致用户粘性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尽管高德地图已拓展至餐饮、酒店等领域,但这些业务与其核心导航功能的联动性不强,因此在商业变现能力上与内容粘性较强的平台相比,存在差距。
在阿里最新的财报中,包括高德地图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仍处于亏损状态。三季度,该集团实现收入177.25亿元,同比增长14%,但经调整EBITA亏损3.91亿元。
今年以来,高德地图在本地生活业务上频繁被曝出负面新闻,如高价收费、虚假维修、商户信息不实等问题,导致多次被相关部门约谈。在国庆期间,还发生了“海昏侯假门票”事件,游客在高德地图APP预约的门票及讲解服务在景区无法使用,引发广泛投诉。
在网约车业务方面,高德地图采用聚合模式,整合多家网约车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高德地图作为平台方,对司机的管理和服务监督缺乏足够的控制力,导致打车服务频繁被曝出收取高额佣金、绕路、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尽管高德地图凭借价格优势在网约车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今年7月以来,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迅速崛起,对传统网约车市场构成冲击。由于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萝卜快跑在成本和价格上具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德地图打车的竞争力。
今年10月,高德地图重启顺风车业务,被视为其加速商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然而,顺风车市场已被哈啰、嘀嗒、滴滴等平台占据超九成的市场份额,高德地图要想在该领域脱颖而出,面临巨大挑战。顺风车业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德地图在重启顺风车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在用户体验方面,高德地图的顺风车业务也存在一些不足。相比哈啰出行和嘀嗒出行提供的细化服务,如等待时间选择和乘客需求分类等,高德地图的顺风车服务尚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