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山洱海的怀抱中,曾经的风花雪月如今被民宿转让的告示所取代。大理的一位民宿经营者玲姐,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愿意接手她民宿的下家,但价格却远低于她的预期。去年投资300多万的民宿,如今只能以100多万的价格出售,亏损超过200万,连为店里员工举办散伙饭的资金都无法凑齐。
春节期间,本是云南、海南等地民宿的销售旺季,但今年不少民宿主却反映入住率惨淡。有的民宿甚至近三个月没有接到一笔订单,收入与两三年前相比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无转让费”、“含泪直降百万转让”等帖子激增,三亚、大理、丽江等地更是涌现出大批“新装急转”的民宿。
民宿行业的这股转让潮,背后是市场的饱和与竞争的加剧。随着酒旅消费的回归理性,民宿行业迎来了一股倒闭潮,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转让现象。经历了三年疫情考验的民宿行业,似乎再次陷入了困境。
回顾过去,民宿行业的火爆曾让无数人看到了商机。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突破了300亿元。2024年1月至11月中旬,新增民宿相关企业9万余家,同比上涨9%。浙江、广东、云南三地的民宿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然而,民宿供给的暴增也带来了市场的快速饱和,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价格战愈发激烈。
以大理为例,今年6月大理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州现有酒店与民宿8952家,提供18.21万张床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据云掌柜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民宿行业在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的平均入住率仅为64.2%。以此推算,大理国庆假期每天有近6.5万张床位空置。民宿市场的疲态尽显,平均房价和单房收益也在下降。
玲姐表示,今年民宿生意十分艰难,旺季也有很多空房。为了抢到客源,周围的民宿都在低价竞争,价格从一百多元降到八十多元,卷得非常厉害。现在,大理民宿的价格甚至已经卷到了两位数,以3开头的价格屡见不鲜。
与酒店相比,民宿与旅游度假的关系更为紧密,淡旺季现象十分明显。民宿的投资成本较高,前期的房屋租金、装修改造以及后期的人员开支、运营推广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通常需要3-5年才能回本。然而,面对市场的饱和和消费需求的减少,民宿行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
业内人士指出,民宿行业也逃不过二八定律,20%的民宿能够盈利,而80%的民宿则面临倒闭和转让的风险。市场饱和和需求减少使得民宿行业更加内卷,竞争愈发激烈。
尽管如此,民宿市场的遇冷并不意味着衰退,而是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度调整和回归。木鸟民宿CEO黄越表示,民宿行业并非遇冷,而是洗牌换代的频率加快了,低品质房源或借热潮投资的人会逐步退出。当下民宿行业正在回归理性,低价竞争并非长久之计。
那么,民宿的出路在哪里呢?美团发布的《2024年美团民宿经营调研报告》显示,用户选择民宿的前三大理由为支持多人出行、能体验特色居住环境以及价格实惠。其中,亲子家庭人群是近两年国内旅游度假的主力军,占据了42%的市场份额。因此,针对亲子家庭打造合适的产品,或可成为民宿改善经营的重要方向。
民宿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需求的提升,千篇一律的民宿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去年2月正式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对民宿的设施、设备、经营和管理以及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精做美、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附加值将是民宿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个性化与专业化同样重要。途家民宿的调研数据显示,近七成用户表示会优先预订拥有一对一管家服务的民宿。管家的服务质量也成为用户评价民宿的重要标准之一。高分民宿中,约半数房源配置了管家服务。因此,实现连锁化与品牌化,同时保持个性化特色,将是民宿未来发展的关键。
最后,抱团的民宿集群或许能为民宿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民宿行业已经衍生出丰富、多元的体验场景和消费空间,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娱功能的复合型度假社区。携程在最新的民宿主题报告中指出,“抱团”的宿集成为旅游出行的吸引物,为游客提供了完整的旅行与度假体验。宿集降低了民宿开发的成本与风险,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利益最大化。
以黄河宿集为例,其平均卖价达到了2400元,是莫干山周边民宿平均卖价的3倍。这证明了民宿集群模式的成功。未来,民宿业要实现创新突破,必须向差异化、定制化、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在模式趋同、跟风淘金的时代已经过去的情况下,民宿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无序竞争和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希望民宿行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早日回归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