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行业内再现供应商公开催款事件,将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向风口浪尖。先是极越因供应商追债而暴露经营困境,近日,又有供应商通过社交媒体向长城汽车发起讨债行动。
据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催款函,矛头直指长城汽车,要求支付拖欠款项。催款函的落款单位是“广州原本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内容显示,双方于2023年签订了合同,由广州原本为长城提供营销服务,合同金额为97850元。按照合同规定,长城应在2024年4月30日前支付其中的39140元,但经多次催款后,款项仍未到账。
虽然这笔款项金额不大,不足4万元,但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车企与供应商之间普遍存在的应收账款难题。广州原本的遭遇并非个例,此前已有迪思向哪吒追债、众多供应商向极越讨债等事件,均暴露出车企在经营上的困境以及供应商在回款上的无奈。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逐渐公开化。多家车企被曝出希望供应商降价10%,此举引发了供应商的不满。车企的长账期问题也给供应商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曾转发了一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付款时间的变化。数据显示,特斯拉的付款周期不断缩短,而多家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回款时间则长达150天以上,甚至超过300天。
回款时间长达300天,意味着车企几乎占用了供应商一年的款项。这已成为国内供应商面临的常态难题。从Wind统计的车企应付账款周期天数来看,大部分车企今年的周期在拉长,仅有特斯拉、赛力斯、小米、长安等少数车企在缩短付款周期。应付账款周期是衡量公司付清供应商欠款速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采购环节的资金占用情况和经营能力。
根据第一财经的划分,今年三季度供应商付款积极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差异。小米集团、特斯拉、广汽集团等车企位于第一梯队,付款周期较短;吉利、上汽集团、比亚迪等车企位于第二梯队;而理想、蔚来、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则位于第三梯队,付款周期较长。造车新势力中,小米的表现较为突出,位于第一梯队。
从财务数据上看,车企普遍存在占用供应商资金的情况。多家车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其中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蓝谷等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80%以上。长城汽车虽然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2.16%的较高水平,但总负债仍高达1270.31亿元,其中应付账款为348.47亿元。尽管长城汽车的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但此次供应商的讨债事件仍提醒我们,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更好的梳理和协调。